再有一个星期,我建博就整整9个月了。回想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阅读,我收获。
一、读书感觉变了
开通校讯通后,读的书是我有生以来最多的。随着读书篇数的增多,惊喜地发现自己看书的感觉慢慢变了。
以前看书,带有一种勉强的、不看不行的感觉:拿着书看,觉得人家写的是真好,合上书后,留在大脑里的所剩无几。但深知看书对自己一定有好处,所以告诉自己,看吧,水过地皮总会湿的;看吧,读过总会有收获的。现在看书,总有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涌上心头:我,挎着一个大篮子,在书里欢快地跳跃着,书上有好多好多的果子,随处可见,唾手可得。我好奇地看看这儿,欣喜地翻翻那儿,宛然成了一位快乐的采摘者。
记得2010年元月份,我刚建博一个多月吧,同事说我那段时间满面春风、精神抖擞,过得挺滋润。我笑着告诉她,是的,每天晚上我打开电脑写博文,听着双手轻敲键盘发出的声音,看着一行行文字表述着自己的心声,真的很惬意。写完后,才知道双手冰凉,把手儿放在嘴巴前,哈一口暖气。关上电脑,拿起书坐到炉火旁,边烤火边看书,感受着火的温暖,吮吸着书的墨香,真的很恬适。
现在已进入炎炎夏日,随着气温的增高,心中免不了烦躁起火。每每这时,我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坐下,轻轻地捧起一本书,不管外界多嘈杂,不管世事多繁乱,让心儿跟随着一字字一行行慢慢移动,慢慢平静……
昨天,我正在看铁皮鼓老师编著的《构筑合宜的大脑》一书,被里边介绍的“知性阅读”所吸引。知性阅读,是一种带有咀嚼性质的研读方法。是指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选择、聆听、梳理、批判,在反复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阅读者的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结构得到丰富、优化或者重建的过程。如果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以及框架并开展对话反思,也属于知性阅读。马上想到了听雪老师写的博文《行走在知性阅读的路上》,知道了她的博文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出色,她把书读到心里去了。“妈,你已经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书了。”女儿的提醒让我抬起头,看看表。是呀,一个多小时,竟然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欢快地溜走了……
二、教学方法多了
在所有读过的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朱永新的教育演讲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整本演讲稿中,我印象最深的、甚至能背下来的几句话是︰为了写的精彩,你必须做得精彩,这样也才能活得精彩。如果你活不精彩,做不精彩,就不可能写得精彩。所以写不是目的,写是为了让你活得精彩。你只有做得精彩,活得精彩,你才有可能写得精彩。
为了使教育教学生活多姿多彩,我阅读了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书。
读完王晓春专家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我就深深被专家的一种思想吸引: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王晓春专家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先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要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
当班里一个男生的家庭作业做得很不好时。我运用这种思想,对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了一次大回顾:父母离异,妈妈一个人带着弟兄两个,很不容易。为了使兄弟俩生活得好一点,妈妈经常加班,拼命挣钱。可能妈妈又加班了,给了他应付支差的机会,可能这一部分知识他没彻底理解,假设来假设去,孩子并没有犯多大错误呀,我还发什么火?赶快把孩子叫来,一道一道给孩子讲解讲解吧!真的,遇事不忙做结论,多估计几种可能,你就不容易发脾气了。
陈惠英主编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深深印到了我的脑海里:批评可以是甜的。于是,见到家长后,我把孩子在学校好的表现,统统讲出来后,有了柔柔的批评:
你看看你多幸福呀,遇上了一个这么让人喜爱的孩子!但有一点,我想告诉你,他的家庭作业做的不是太好。
我也经常问他作业做完了没有。
不要只是问,要抽出时间看看孩子做的家庭作业。在学校,我们关心每一位学生,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可以说,孩子们在学校学的情况是没有多大差别的。现在,小哲和别人的差距就是,别的孩子回到家里以后有人管,在课堂上没消化掉的知识,及时补上了,他却没有。我是真不忍心让他掉对呀!
我在家里就经常给孩子说,你长大后不管有能力没能力,都要对你的老师好,你遇到的老师真是太好了。妈妈不好,妈妈只会挣钱,不管你……
给批评加点糖,批评可以是甜甜的,批评也可以是柔柔的。这样的批评,家长、学生都容易接受。
学生们越来越尊敬我,家长们越来越信任我,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了!
阅读着,收获着,我发现自己现在是那么喜欢看书,闲暇时静静地慢慢咀嚼,繁忙时偷偷地快速浏览,好的句子工工整整摘抄下来,有了感悟认认真真记录下来,得到博友们的鼓励,和博友们共同进步着!我坚信:有了书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有了书的陪伴,我们的教学会更加有声有色。让我们捧起书,爱上书,踏上收获的阅读之旅吧!
相关链接:我的读书史http://blog.xxt.ne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2008992&tempid=0.668725498123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