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你的孩子会学习么?作文

2017-05-25 
今天早上,杨尚可课下跑到我身边说:“老师,你上次让我们查一查我们国家的面积是多少,我知道了,是960万平方公

              今天早上,杨尚可课下跑到我身边说:“老师,你上次让我们查一查我们国家的面积是多少,我知道了,是960万平方公里。”

        我记起来了,这是学《语文园地六》的时候,交给孩子们的一项任务,由于我请假,这个问题已经耽搁了一个星期了,亏她还记得。

        “怎么知道的?”我问。

        “问妈妈了。”

        “真是好孩子!”

      第一节课,我就以此为话题,开始了今天的教学。

      “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祖国多么广大》,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你们查一查我们国家的面积有多少,有谁查了?”

     想看看班里还有谁用心去查了,但班里没有人举手。

       “课下的时候,杨尚可告诉我答案了。让她给大家说说吧。”

        杨尚可自信的站起来,高声告诉大家。

         “你怎么知道的?”我在班里又问了一遍。

      “妈妈告诉我的。”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想办法寻找答案,非要弄清楚不行,这真是一个好习惯!”

      边兆祺站起来说:“老师,你以前还问过一个问题,我们国家有多少个省,多少个直辖市,我知道,有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

      “你怎么知道的?”

      “妈妈告诉我的。”

      “孩子们啊,我还记得上一次,“希”字的部首难倒了我们,课上就布置你们课下回家查。结果,全班只有郭子誉查了后,发短信告诉了我。我今天要表扬杨尚可、边兆祺和郭子誉,他们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没有不了了之,而是想办法问家长。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从小爱问问题,然后不断的思考这些问题,最后终于解决了自已的疑问,成为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知道张衡么?他从小看见满天的星星,就常问自己:‘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呢?’经过他常年不断的思考和研究,最后成了天文学家。当苹果砸在自己头上时,牛顿便想:‘为什么苹果要往下落而不往天上飞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牛顿想方设法解决自己的疑问,最后成了物理学家。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遇到问题爱追根求源,爱‘打破砂锅问到底’,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为什么有的孩子对老师课上提的问题无动于衷,而这几个孩子能记住老师的问题,且去主动寻找答案呢?

      首先是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有很强的求知欲。一个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是最可贵的,这是一个人探索世界的最佳途径。求知欲在孩童时期表现尤为突出。细心呵护孩子的求知欲,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啊。

      其次是这几个孩子课上会倾听,能牢牢记住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会倾听是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步。倾听的外显动作是眼睛盯着说话人的眼睛,随说话人的眼神而自然变换自己的表情。而这恰恰是一年级孩子比较缺乏的。课堂上,许多孩子注意力分散,目光游离或跟同学说小话,老师上课讲的什么她全没听到,如此下去,怎能提高学业成绩呢?还有的孩子眼睛虽然看着老师,心思却飞上了云端,没有老师的大声斥责,不一定能让他的思绪飞回来呢。也许老师上的课还不够精彩?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老师也要加把劲儿了,努力把课上得更有趣。

        在课堂上,老师常常会布置一些让孩子们自己寻找答案的语文实践作业。为了不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一般并不强求学生必须做到,也不做一一检查。多数同学听后并不入心,下课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许多孩子很现实,只重视老师布置的写的作业,因为老师会批改,完不成会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而对一些语文实践作业却不愿去问津。家长在家里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能否不单单问作业做完了没有?是否可以多问问课堂上老师讲了些什么?同学们都说了些什么?让孩子们回忆课堂,也是一种复习吧。

     学习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人一出生就在不断地自主学习。吃奶、走路、说话……似乎没有老师,也似乎身边的人都是老师。但现在看来,很多孩子把学习当成了负担,一提学习就恼火。是不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太把学习当回事了呢?

    什么时候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在学习,而是再过一种教育的生活,心里很快乐很充实。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在帮助孩子,而不是在残害孩子学习的欲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