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过年,因为那代表着新衣服、压岁钱,代表着各式美味的糕点,代表着在呛人的硝烟中清脆的嬉笑声和鞭炮声,代表着那个年龄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现在对新年,一心想的却是能与家人团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
时光任苒,一晃眼,我已度过了36个春秋,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生活的年轮推到了三十有七。这些年来,我总是回家甚少,虽离家不是很远,却很少回家,已有三个春节没有回家与父母亲过了。人随着年纪的增加,想念家的心反而越强烈,因为家里有父母亲,只要双亲都健在,家,就有了依托,我们的心里也就有了根。
前几日,我与母亲通电话,告诉她今年我们全家回家过年,听罢她什么都没有说,好像是她期盼了多年的礼物终于得到了,却不敢接受。我能体会得到她内心的喜悦,这短暂的沉默,反而让我有种愧疚感,总觉得自己亏欠了母亲多年,未曾尽过孝道。期间也曾答应过母亲回家过年,但是每次都不能如愿,母亲每次电话都会叨唠一番,每次电话过后,我的心总不能平静。
父母亲一直很节俭,平日里,他们省吃俭用,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勤俭朴实,保持着农民最纯朴的传统美德,父母亲经常说,家有千千万,打算占一半,有的时候要想着没有的时候,这样日子才过得长。母亲听说我们全家要回去,在电话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得不得了,母亲说本来准备要杀的猪说等我们回去后再杀,并且,母亲叮嘱我不用买东西,家里什么都有,全家人来就行了,接着她又把她引以为豪的拿手菜告诉我,我一边听着,一边愧疚……
这些年,我已走得太久,我需要回到家的原点,去体会那些最朴实的爱与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与生活之间的差距时时让我感到倦怠与力不从心,只有在家的温暖下才能磨平,才能让我重新鼓起奋斗的心。
家,是浓浓的牵挂;家,是醇醇的亲情;家,更是精神的栖息之所;家,一是种想念,是一种意境,更是你魂牵梦绕的港湾。每一个有情感的人,都要尽量回家过年,和家里一直等我们的亲人吃上一顿团圆饭,这是何等的幸福啊!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家”,在自己的心里。
年老的父母不希望儿女多么的大富大贵,只是希望他们永远的幸福平安,常回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