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选,就是大海捞针
海选的启事是从报纸上看到的,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应该让石榴参与一下。至于是否能选上,并不重要,即使真的选上了,还不到8岁的石榴在会上又能做什么呢?恐怕连坚持听完报告都有点难。
报名并不顺利。石榴所在的郑东小学,实际上隶属于河南省实验小学,应属于省直学校。然而,从团省委,到郑州团市委,再到金水区团委,都说不清这类学校的学生该到哪里报名。电话在三级团委间穿梭了几遍后,得到的答复是暂时把名字报到郑州团市委。
接下来就是从网上下载并填写表格,整理事迹材料,贴照片。整材料这本该最麻烦的一项,这次却没花多大气力,因为石榴上学期参评学校十佳儿童的资料用上这里,正好。
大概石榴是第一个到团市委报名的孩子吧,青少部的老师非常热情,临走还送了一大把少先队队徽,除了送给要好的小朋友,恐怕石榴用到入团也用不完。
正式接到参加海选的通知,我们仨还在北京。据团市委的同志说,全郑州市报名的少先队员有一千多名,每个区(县)先进行第一轮海选,最后各有5名同学胜出,进入全市的第二轮海选。由于石榴的事迹还比较突出,恐怕也由于不知道该把她归到哪个区(县),就直接进入了第二轮海选。
石榴刚刚开学,头绪不少,因而给准备海选留的时间很有限。
海选分自我介绍、知识问答、才艺表演三个环节。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知识问答上。知识问答分为又三个方面:少先队、奥运和文明礼仪。
北京奥运会刚刚闭幕,石榴始终通过电视关注着,还到鸟巢、奥体中心等场馆观看比赛,所以奥运知识她掌握得还不错。文明礼仪也不是大问题。她的不足在少先队知识方面。
如果不是为了准备这次海选,我们恐怕不会发现,作为少先队的中队长,石榴关于少先队的知识竟然少得如此可怜。她不知道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也不知道少先队的建队纪念日是“
我和石榴妈妈分别搜集了一些有关少先队的知识,其中不少是我们也不了解、或者早已淡忘的,和石榴、以及她的好朋友丫丫一起恶补起来。关于少先队员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其中最不容易记的,于是,我们就反复背诵、相互提问,直至倒背如流。
进入郑州市海选的有71名同学,分为4场。石榴被安排在第一场,这场有20名选手。出场次序是抽签决定的,石榴抽到的是4号。
作为郑州团市委邀请的媒体监督员,我见证了这场海选的整个过程。
石榴在门口出现的时候,感觉她的身影是那么小,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不点儿。她的表现倒满大方,话筒太高了,她就示意在场的老师帮她降一降,并等话筒调整好后才开始。
“主持人好!评委老师好!
我是4号选手刘晓寒,来自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是二年级14班的班长。能为全班同学服务,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我有很多爱好,舞蹈啊,钢琴啊,游泳啊,主持节目,等等等等。我在学校首届十佳儿童的评选中,得了第一名。你们看,我还上了最新一期《家长会》杂志的封面呢。
能参加这次少代会的海选,我特别高兴,我想我会在这里学到很多新知识,请评委老师多多帮助我!谢谢大家!”
石榴自我介绍完,从容地走上前去,把刚刚展示过的《家长会》杂志递到了评委面前,还行了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接下来的知识问答,石榴抽的卡片上有两道题,都是选择题。一道是“关于红领巾,我们对少先队员的要求是(B.时时处处要佩戴)”另一题是“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第一枚金牌的是(C.女子举重运动员陈燮霞),石榴都答对了。
最后的才艺展示环节,石榴驾轻技熟地表演了她的快板《我为奥运做贡献》。看似不紧张,一句“奥运将到咱身边”改为“奥运来到咱身边”,事先让她练了不下20回,结果在场上还是忘了改。
成 绩
为了统一标准,前4名选手是一起打分的。4位都是女孩子,排成一队,石榴站在队尾,就像个小尾巴。因为别的选手都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在等待宣布分数的时候,主持人建议她们趁这个机会相互认识一下。3号选手隋晨扭脸问石榴:“你是哪个区的?”石榴一脸茫然,她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区”的概念。隋晨于是笑着对另外两个大女孩说:“她还是个小孩呢。”
成绩出来了,石榴得分为8.84分,是前4名选手中的最高分。并不能因此说石榴就如何的出色,不过是因为她的两道知识问答题都答对了,而这恰恰是最能把分数拉开距离的环节,如同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的综合素质考试。3号选手隋晨是城市外来务工子女的优秀代表,当选过河南省十佳少先队员,曾因给徐光春书记写信并收到回信而成为新闻人物。她此次的分数之所以只有8.5分,就因为答错了一道题,被生生地扣掉了1分,否则她就是全场最高分了。
比赛继续进行。上述特点更加明显,凡是两道知识问答题都答对的选手,分数大多比石榴高。因为石榴是全场年龄最小的一个,在自我介绍的内容和表达上,与10多岁的孩子相比明显不占优势。而才艺展示环节,可以说,大多的孩子表现都很棒。这也不难理解,一个区(县)有多少个孩子?千里万里挑一挑出来的孩子,怎么会差呢?我们报社的一位摄影记者就感慨:来这儿的个个都是小“人精”啊!
第一场比赛结束了,20名选手中的最高分为9.21分,最低分为6.70分,石榴排在第7名。接下来还有三场,如果不出意外,石榴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前10名,也就没有希望进入下一轮——即全省的选拔。石榴对这个结果有点沮丧。我却不无欣慰,通过海选,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许多一个少先队员本该掌握的知识,收获已经很大了。“况且作为全场最小的选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你真的已经很棒了,乖妞!”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比赛过程,石榴和我没有任何的交流,她甚至没有向爸爸坐的方向看一眼。尽管这是我们事情约好的,但在现场,石榴真的做到了,还是让老爸颇感欣慰。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石榴还不是太明白:“什么叫海选啊?”
我说:“海选,就是大海捞针。只有经过长期努力的打磨,把自己磨成一根针,金光闪闪,才有可能在大海里被发现、被选上。”
石榴点了点头,若有所悟。
“好吧,那就快去读书吧,去练琴吧,去写作文吧——去磨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