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既要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较优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试结果情况及分析。
1、填空题。
出错率最多的是第9、13、14小题。
第9小题:加工一批零件,师傅用15小时,徒弟用18小时,师傅与徒弟所用时间比是( ),工作效率的比是( )。这道题有部分学生把工作效率的比错填成6:5或18:15。分析出错原因是,学生对这种工程问题掌握不牢,关键是课本上没有有关这方面的知识的讲解,学生头脑中没有系统的知识链。
第13、14小题:这两道题有部分学生在填空时忘记填写单位名称。分析出错原因是,一是空留的太小,二是这种题目考察的重点不应是单位名称。
2、判断题。
出错率最多的是第1、2小题。
第1小题:这道题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到0这个数。因为在现在小学课本里,没有整数的概念,只有自然数。
3、选择题。
出错率最多的是第4小题。
这道题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到有三种情况:当两根绳子小于1、等于或大于1是,结果会不同。虽然此类题目也讲过,但此类题目难度较大,所以部分学生掌握不灵活。
4、计算题。
计算题错误率较低,但第2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的第6小题出题有错,应把14/17改成14/27。
5、应用题。
出错率最多的是第1、2、7小题。
第1、2小题:这两道题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找错单位“1”而列错算式,说明对此类题目的分析能力还有问题,应加强训练。
第7小题:这道题部分学生把最后结果求成了“未修的米数”,说明审题不清或对此类题目的分析能力不够,应加强训练。
除了以上分析,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运算符号或运算顺序而失分;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题,却因为缺乏审题习惯而导致错误。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
总之,本次试卷是近年来质量较高的一次命题,试卷题型多样,有梯度,知识全面,难易适中。很好地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