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请不要把大人的思考方式强加给孩子 ——我的教子反思作文

2017-04-28 
请不要把大人的思考方式强加给孩子——我的教子反思今天中午,我给儿子出了几十道20以内的加法算式题。10以内的

请不要把大人的思考方式强加给孩子

 

              ——我的教子反思

 

 

今天中午,我给儿子出了几十道20以内的加法算式题。10以内的加法孩子基本上都能快速地口算出答案,但面对进位加法,孩子显得稍微有点吃力。要么思考一会儿才能写出答案,要么得借助扳手指来帮忙。

计算本身就是抽象、枯燥无味的,孩子在计算时借助手指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办法是无可厚非的,也完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坚决不能让扳手指成为孩子的一种依赖、一种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积极地动脑思考应慢慢地取代扳手指,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20以内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以后学的新东西才会迎刃而解。身为教师的我,深知“凑十法”是做进位加法的上上策,既能为这类加法提供简捷的计算方法,又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于是,我就站在一位教师的角度开始为儿子灌输“凑十法”:

妈妈:宝贝,今天妈妈来教你用另一种方法做进位加法,好不好?

儿子:另一种办法?好呀!

妈妈:比如说,在做8+5=?的时候,你先想想看,8加上几等于10?

儿子:8加2等于10。

妈妈:接下来我们把后面的5分成2和3,因为8+2=10,10+3=13,所以8+5=13了。

儿子:这样做呀。(儿子似懂非懂)

妈妈:咱们再来共同看个例子:7+6=?先想想7加几等于10?

儿子:3

妈妈:接下来就把后面的6分成3和?

儿子:6可以分成3和3

妈妈:那么答案是几呢?

儿子:13

妈妈:宝贝真棒,你来算算好不好?8+7=?

儿子:8+2等于10,然后?

妈妈:8+7=?(因为是口述,儿子把算式都忘了,只好再提醒)

儿子:把7分成2和5。

妈妈:对了,答案是?

儿子:15

妈妈:对了,8+7=15。你看这种办法简单吧?

儿子不语,好像并不赞同。

妈妈:你自己再做一道试试?6+5=?

儿子:6加4等于10,(想了一会儿)5可以分成4和1,(再想一会儿)6+5=11。

(好像比刚才孩子自己口算的速度更慢了。不过自我安慰:可能是刚开始不熟练,多练练就好了。)

妈妈:宝贝,我们再练习几道好不好?

儿子:妈妈,我可瞌睡,让我先睡吧,下午还要去金口才呢!

看来儿子不喜欢这种计算方法。好吧,先让他睡觉吧!

 

 

 

 

儿子睡着了,但我却无法入睡,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其实,今天在讲“凑十法”时,我应该为儿子创设与他生活密切相关的,又是他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他在具体的、形象的生活中逐步掌握“凑十法”。可面对炎热,我却选择了懒惰,为孩子选择了抽象的、枯燥的讲解法,深深的自责……

 

 

 

下午儿子放学回来了……

“宝贝,一会儿我们再一块儿练练凑十法,好不好?”

“啊?太麻烦了。”儿子撅着小嘴,不情愿地回答。

儿子用我的“凑十法”确实比原先的思考时间更长了,也许我的“凑十法”更麻烦。对了,中午儿子除了扳手指,不是还在思考吗?他到底在想什么呀?难道他有更好的办法?

儿子:8+3=? 8+2等于10,  8+3就等于11了。

妈妈:老师,这个办法真简单。再举个例子。

儿子:9+6=? 10+6等于16,  9+6就等于15了。

妈妈:老师,你真棒!

儿子:5+7=? 5+5=10,5+6=11,5+7就等于12了。(说完,儿子还自豪地笑了起来。)

妈妈:老师的办法真的比我的办法简单,我好佩服你呀,老师。

(其实,这明明就是“凑十法”,不过与我的思维方式相比,这个更适合孩子!)

 

我们快乐地做起“比比谁算得快”的游戏。有了和我的竞争,孩子的口算速度明显加快了,当然正确率也超高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