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培养探究能力
——小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教学是对数学课程的具体实施,是为达成一定的数学课程目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之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数学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激发探究兴趣,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基础。
“数学好玩”曾经是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更多地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上下功夫,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愿望。
小精灵聪聪、明明、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和顶呱呱、乖乖女在“数学乐园”玩得可开心哩!心心老师给他们送来了24块糖。
顶呱呱开始分糖果喽——嗨,真别说,顶呱呱分的,那叫一个公平哟:不偏不向,每人3块,每人分得同样多,平均分,绝对公平!
瞧把顶呱呱乐得,眼睛眯成了一小缝,嘴巴咧开了一大缝,开始显摆起来了:
1、把24块糖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3。24除以8等于3(24÷8=3)。此乃除法的一种意义是也!
2、24块糖,每3块一份,分成了8份。也可以说24里面有8个3。24÷3=8(24除以3等于8)。此乃除法的另一种意义是也!
“棒棒棒,你真棒!”其余7人一边说一边拍手。
“每人拍6下,7个人一共拍多少下呢?聪聪同学,请你回答。”顶呱呱来回踱着方步,像个小老师。嘻,有模有样的!
“6×7=42(下)。”
“7个人一共拍了42下,平均每人拍多少下呢?明明同学,请你回答。”
“42÷7=6(下)。”
“每人拍6下,一共拍了42下,请问有几个人呢?慧慧同学,你说。”
“42÷6=7(人)。”
“全部正确,奖励你们一个游戏:凑口诀,说算式。如何?”顶呱呱真会卖关。
还用征求意见吗?游戏谁不愿意做呀!赶快说清楚呀!
“我们8个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2人。一个人伸出手指表示一个数,另一个人也伸出手指表示一个数,用两个数说口诀(6:大拇指和小拇指伸出,其余手指弯曲。7:五根手指捏到一起,朝下。8:大拇指和食指伸出,其余手指弯曲。9:食指伸出后再把前两节弯下,其余手指弯曲)。比如,我和乖乖女一组,我伸6,她伸8,口诀就是六八四十八,算式就是6×8=48,,8×6=48,48÷6=8,48÷8=6。比比看,谁说得又快又对。”顶呱呱一本正经地详详细细地清清楚楚地做了介绍。
小精灵聪聪、明明、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自由结合,2人一组,开始做起了游戏。
小朋友,你会做这个游戏吗?还等什么,和好朋友一起做呀!
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复习了除法的两种意义;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探究了乘除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做游戏。
二、明确探究要求,是培养探究能力的根本。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教师角色定位应当是协调的、一致的,协调一致的基础就是它们的落脚点都是如何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我们要提出明确的探究要求,为学生准备好足够的探究工具。
在探究“观察物体”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玩具恐龙。提出了两个探究要求:1、把玩具恐龙放在桌子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着桌子,坐在桌子的四周观察恐龙。2、恐龙玩具不动。学生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位置,再次观察恐龙。
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观察同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形状也不同。
三、可行探究活动,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关键。
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思考、抽象、推理等活动,逐步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意会、感悟。
在探究“上下”时,我设计了一些探究小活动:
1、 摸一摸
随意摸着脸上两个器官,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或者谁的上面是谁,谁的下面是谁。
2、摆一摆
把数学书放在桌子上,把铅笔放在数学书上,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或者谁的上面是谁,谁的下面是谁。
3、 比一比
看着第一页主题图,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或者谁的上面是谁,谁的下面是谁。看着图,自己先小声说,然后和同桌比一比谁说的句子多,谁说的句子正确。
就地取材,使学生明白数学确确实实就在我们身边,信手拈来,润物无声。
四、高效探究结果,是培养探究能力的目标。
新课标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探究“比多少”时,我设计的课件内容是:根据你在小狗花花、欢欢、乐乐的跳绳比赛中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比多少”的问题。课堂上,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我就点击鼠标,呈现出相应的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正确的算式。看到自己的回答在课件里出现,欣喜自己的回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那种激动与胜利是无需言表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我要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自信地走好每一步;我要让我的学生从小就有一个念头“我行,我能行!”我要让这个念头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这一课件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鲜活起来。
不管采取什么探究方法,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几点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有不妥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