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汇成”、“欣赏”等词语。2、读通课文,了解主要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汇成”、“欣赏”等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感受作者笔下小兴安岭的美丽。
教学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来做导游,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好风光。(播放幻灯片)生观看。
师: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美丽 漂亮 景色宜人 风景优美……
师:大家的词汇量可真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坚持这种积累词语的好习惯。那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小兴安岭。(师板书课题,生书空)“丽”字书写时要注意两只美丽的大眼睛,“兴”字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一声,指名读,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段落号。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字词、句子多读几遍。
(3)画出最能概括小兴安岭特点的句子。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答。(6个)
3、反馈生字词。
(1)指名读。(2)小老师领读。(3)男女赛读。(词语都是用生命的,请大家带感情读)4、哪些生字容易出错?生说。“融”左下角就一横;“舔”下面别丢一横等。
5、师:看来大家都很会自学生字,那谁能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小兴安岭的特点?
(1)生自由发言。(幻灯片出示第一段: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2)细细读读这段话,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树多(师板书) 从哪些词语感受树多的?
生交流:
S1:“数不清”数目很多数不胜数;
S2“……”说明还有很多很多树的种类,可见树多极了;
S3“几百里连成一片?(是啊,据资料显示那是三百六十公里啊!)
S4:“绿色的海洋”向海一样大的树林。
把这些感受送到句子中去,谁再来读读句子。指名多个读,齐读。
作者笔下“小兴安岭几百里连成一片的树啊,就像绿色的海洋。”“那在风中摇晃的枝叶,就像( )呢?(生自由练习说话)
谁能再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概括了小兴安岭的特点?(幻灯片出示最后一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师板书。
师:之所以说它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
之所以说它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因为—— (师板书)
7、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描写小兴安岭呢?
生:一年四季或春夏秋冬的顺序。(你们真是会思考的孩子。)
8、那这篇课文的结构是什么呢?(总分总)(看来你们对文章结构了解的非常透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交流:假如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为什么?(让学生简要说说理由)
出示学习要求: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写了哪些景物?用“ ”标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用“ ”出来。
1.研读春天之景:
好多小朋友都喜欢春天的景色,是呀,春天万物复苏,是一年的开始!冬天已经过去了,山上的积雪慢慢融化了。
A、出示句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大家一起来读,读完以后,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溪水流动的声音大吗?(淙淙)
师:这么美丽的语言,把它分开了,这就是一首美丽的小诗:出示指名读,齐读。
B、这春水带给了树木什么变化,带给了美丽的小鹿什么变化呢?谁来读读树木的句子。指名读,出示: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自己读一读,读着读着你会觉得哪个字特别新奇?“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这种生机勃勃的气势,指名读,齐读。
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C、小鹿呢?
指名读描写小鹿的句子,出示: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多么可爱的小鹿阿,想读吗?自由放声读一读
(2)指名读,强化读音,多美呀,你的朗读让我觉得你仿佛就是其中的一头小鹿。
告诉老师,你在做什么呢?
S1:我在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看到了吗?那是怎样的影子呀?)
S2:我在俯下身子喝水呢?(做个动作吧,这水怎么样?甜甜地读一读)
S3:我在小河边散步。(你边散步,边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小型树木茂密,很嫩,很绿)
(3)愉快的小鹿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春天的小兴安岭给小鹿们带来了这么多快乐,怪不得我们有好多同学喜欢春天呢?美美地赞颂一下,齐读第二节。
2.熟读成诵。
四、课堂延伸,自学课文
可爱的春天过去了,小兴安岭的其他季节又是怎样一幅美景呢?请大家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学习春的方式,自学3、4、5段。
提出自学要求
1. 自读课文,和同桌或小组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集体讨论。
2. 挑出你欣赏的景色给同桌介绍。
五、总结
如此美丽的画卷在作者丰富的词汇下,在一个个打比方的句子下,变得更加美丽。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美美地读读课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