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不久,我便收到陈信瑜妈妈写来的一封关于参与班级读书会后的来信:
周一的下午我听了一节《笨狼》读书答辩会,通过这堂课使我受益非浅。
上课铃声一响,江老师快步走进教室,清晰地介绍了本次读书答辩会要求后,活动便开始了,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很积极踊跃,但是65个孩子,只有一节课40分钟时间,连提问带回答,老师怎么样才能照顾得到每一个学生呢?我想其他家长一定也像我一样关心这个问题。江老师首先从举手特别积极的同学中选人进行提问,并由这个同学再快速从举手想回答问题的同学中选出一个回答。这样进行了约20分钟后,为防止有的小同学没有提问上,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很幸运,我们有一个严谨、公平公正、优秀的好老师。
再就是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态度,真的是感染了我。在课堂上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双双热切期盼的眼睛,一张张天真可爱的面孔,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样子,真是“后生可畏”啊!小同学们的学习力和成长力真是令人欣喜啊,这帮小同学势必超过我们,那也就是说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爱读书和不爱读书,会读书和不会读书的孩子读书的效果差别很大。
在读书答辩会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当有的同学提出问题后有的同学茫然地坐在座位上,而有的同学却回答的具体而又详细。例如:
当李成矞提问《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一书中《一家子全醉了》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都喝什么喝醉了?有的小朋友说:“黄酒,甜酒”,有的小朋友说“老黄酒,草莓甜酒”,最后姚依然回答说:“藏了二十年的老黄酒和藏了十年的草莓甜酒”,说的详细又准确。另外还有好几个问题小朋友不能回答的,她都能准确回答出来。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只要认真读过,都能回答得出来。然而读后的效果差别却很大,有的同学读完了,什么也没剩下,而有的同学就像教育专家所说的:她吸取了文章里的精华、作者的思想,并在阅读中进行了思考,不断成长。
其实,我们每个家长谁不希望自己孩子爱读书爱学习,但怎样使孩子会读书会学习呢?这个就是家长所需要努力和引导的了。这方面我们家的小朋友表现不佳,所以我就没有什么经验可说了。但是我希望在这方面优秀的家长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教育经验,不要不好意思。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众人拾柴火焰高,全班同学都会读书会学习,才能水涨船高,您的孩子在这种环境里也会更优秀。希望在我们
读了家长来信,我陷入了沉思,我不是勤奋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除了在班内开展“晨读、午读,周读(家庭阅读小组活动)”的读书活动,把家长与孩子们组织在一起,成立家庭阅读合作小组,每周活动一次,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施记录,有评价结果,我们班共成立了十个活动小组,“小企鹅阅读小组”“快乐6+1阅读小组”“绿景阅读小组” “添运阅读小组”……
为了激发家长和学生们的读书热情,我们班还成立了阅读QQ群,家长们常常在一起谈孩子们读书的乐与忧,一同分享一本好书,有家长还专门为给孩子打气,写了“读书好处多”的短文:
读书的好处
第一:读书乐趣多。
翻开一本《格林童话》,就像是让你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中,有着惊险刺激的场面,有着幸福美满的场面,有着.......总之,一个个都是身临其境。有的时候,我会为着悲惨的情节而流泪,然而我也会为坏蛋们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大快人心。读书让我感受到了许多的情感,给了我丰富的感情。
第二,读书知识多。
爱读书的人,往往两个地方是多见的。一是在读书馆、二是在书店。多读书的人,拥有的知识也同样的多;这时候就觉得学的很少,学海无涯。“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位伟人曾讲过的。多读书,多有知识,同时就有力量、财富。
第三,读书分数多。
在写作时,会用许多的谚语,名句、成语,能为自己的作文添加许多语言美。不仅显得你的语言功底好,也能显得十分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自然老师批阅起来,也会连连点头觉得好而为此打了高分,这样自己成绩就高了。这样的好词佳句哪里来,还不是读书时摘下的,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所以读书时用笔记录是一个好习惯。
不错吧!这些都是读书的好处,读书让我们拥有快乐,读书让我们长了见识,读书让我们得到了高分,读书的好处很多很多。
别说,这活动开展没几个月,就有家长反映,家里的孩子爱读书,有的学生睡前不读书,就睡不着,我笑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是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努力、一同坚持的结果。一年来,姚亦然、官云鹏、陈信瑜在全国,河南省、作文竞赛中获奖,陈信瑜在“校信通书香班级”活动中获奖,他们的作品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河南省举办的读书征文活动中官云鹏、王彦锟获二等奖,演讲比赛濮阳市一等奖,中原油田“少智杯”语文课外知识大赛中,我们班八名学生参赛,有三名同学获一等级奖,两人二等奖,一人三等奖。2013元旦,我们还举办了“童话剧”“课本剧”的表演,都由学生在家庭合作小组内改编,导演、排练,自己设计服装,学生们收获很大。我想:爱读书,不仅是老师的事,家长的事,更是孩子们的事,想要让学生爱上书,就要想办法,调动家长与学生的热情,不断推进,直至养成终身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