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需要什么
---从青年教师微型课比赛想到的
2014年的11月期间,我有幸做了两次评委,去为上班不到五年的青年教师英语微型课比赛打分,为县区参加市级英语优质课的老师们写评语。
参加这两次活动的教师都是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市级微型课的老师朝气蓬勃,靓丽大方。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发音特别好,口语流利,板书书写都很认真,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但是,微型课却很难有亮点和精彩。我在想,是什么让青年教师的课少了青年味?都是一样的开场白,导课平平淡淡,过程都是先讲单词,活动都是pair work, Group work. 她们是年轻的,她们的课却上得老气横秋,没有青年人的朝气,从她们的课中都能看出她们老师身上的影子,因为有了精美的课件,偶尔也有一些灵动和现代的气息。县区的老师则普遍存在着下面的问题:发音不准,课堂重难点处理不当,课件英汉夹杂不规范的细节太多,英语口语不够流利等。
青年教师在上班的前三年又需要什么呢?
一、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很多青年教师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出课改的理念,是源于自己对课程理念的无知。她们很少有人完整地读过2011年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谈不上认真研读后面的案例了。其中一位县区的老师直接先讲了单词,再提问课文,如此等等,没有活动,没有对话。这和10年前,20年前的课有什么区别呢?一个人的脑袋里装的东西,决定了她的眼界、思维和行动。心中有理,设计课的时候才会有据,有方向。
二、需要认真磨课,苦练基本功。过去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是速成式的,速冻饺子,方便面,甚至连米饭都有自热型的。但是,课堂不可以速成,一个优质的课堂源于教师对细节问题的关注,比如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比如教师的体态语言,比如提问学生时的分层,比如问题设计时的循序渐进,还不如每一节课各个环节之间如何过渡等等都是有讲究的,有了对细节的关注才会有精致的课堂,少一些粗糙,更少一些随意,更多一些无痕的教育。
三、需要专家的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一个引路人或者一个团队。很多名校或者大学校都有“师带徒”的方式,结对培养青年教师,但是更多中小学校或者农村学校在这一块都是空白,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去看更多的同行的课。尤其是现在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网络上有很多资源,还有一些英语教师的QQ群,教材对应的网站上都有一些优秀的资源,有了专家或者专业团队的引领,青年教师才能少走弯路。去年,我们骨干教师班的老师们曾去安阳11中听过一节青年教师的课,课堂上这位女老师声音震耳欲聋,学生激情飞跃,但是我们听完后都不是很舒服,她的课让我们想起了文化大革命,教育需要激情,但是教育更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环境,让学生在正常的环境下成长。要润物细无声。课后,我们都很认真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相信,一个用心的教师,三年以后就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五年后会成为自己教学领域中的专家。
四、让认真和专业成为一种习惯!在所有的微课中,长垣一中学的郑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还准备了贴在黑板上的心型卡片,她讲的是《keep away from the flu》远离感冒,设计了一个让一个班学生为另一个班的学生设计预防感冒的小贴士这个活动,非常的人文,也非常的真实,随堂做chant,提前拍了学生自演的医生和学校学生之间的对话,作pair work 的示范。她的认真让我非常感动,而且她和许多人一样是一个人来参加优质课比赛,但是她的专业态度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再好的引路人只是给你献言献策,路还要自己走,脚踏实地才能走好每一步。
因为年青,所以有梦!因为年青,所以有追求!希望青年教师在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