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向偏科现象说“不”作文

2017-03-03 
向偏科现象说“不”孩子偏科,是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事。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能够各科均衡发
 

向偏科现象说“不”

孩子偏科,是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事。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能够各科均衡发展,齐头并进,但事实上,这种事做起来,会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引起偏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全面分析。只有找到孩子们偏科的原因所在,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

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活动 ,我觉得引起孩子偏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孩子自身的原因。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决定了孩子对学科的喜好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有的孩子从小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突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各有喜好,对于他们喜欢的科目便会认真地去学习,对于不喜欢的科目往往不愿花太多力气去理会,自然无法保证学习质量。还有的同学某个科目总是学不好,久而久之就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恐惧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绩也就越来越下降。学生一旦出现了偏科现象,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往往会越来越偏科,越容易走入厌烦该科的恶性循环。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偏科,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往往是由于喜爱任教该科教师所致,偏爱某一学科,能不断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喜欢满堂灌,没有激情,缺乏吸引力,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枯燥、出现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偏科。另外,有的教师对学生持挑剔态度,学生稍有过错便严加指责,或是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考试时故意出难题,或是改卷时过于严格,导致学生在一次次考试失败中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还有的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这些教师眼中往往只有优秀学生,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闻不问也是导致这些学生学不好和厌学的原因。更为典型的是,如果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发生过正面冲突,如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等,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往往会不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就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从而出现偏科现象。

三、家庭环境的原因。受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喜好所影响,也可能导致孩子偏科,比如,家长比较擅长的科目,大多会经常谈起,甚至对孩子能进行相应的辅导,如果是自己不好的科目,孩子问起来,常常会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可能会使得孩子也产生和家长一样的爱好,不自觉中也就形成了偏科现象。

四、导向方面的原因。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很明显,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一些选拔性的考试还带有较强的片面性,几张试卷不能综合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教师和家长只抓考试的几门课程,学生也只学习考试的那几门课程,这样,有一些科目(所谓的副科或是不参加招生考试的学科)就只有“靠边站”的分了。对于这些科目,即便是教师出花样去教,学生也不会去用心学习,自然,偏科也就人为地产生了。一般来说,学校重视的科目、一些考试的科目,孩子大都比较喜欢学,而一些不受重视的科目,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孩子也会不重视,导向作用可见一斑。

找原因,更要找方法,要敢于向偏科现象说“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克服偏科现象,从而使自己达到各门功课均衡发展的目的。为了达到各门功课均衡发展,我想,做好如下几点很关键:

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思想统领一切,思想支配行动。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偏科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和对自己的严重危害,要摆正学习目的,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各科一视同仁,不因自己的好恶去学习,大力挖掘自己的潜能,认真对待每一科。思想上重视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其次,激励偏科学生“自寻出路”。学生要真正发展,关键在于自身有主动性与自觉性,否则会出现强扭的瓜不甜的现象。主动找教师“寻根问底”,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主动寻找“家教”,暗自进行“恶补”;加班加点遭点罪,集中精力对薄弱学科进行强化等,“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也许是解决偏科现象最为直接的途径。

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意志。偏科生对“弱科”学习既缺乏兴趣,还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往往知难而退,所以培养学习意志,养成勤学不懈的品质,应是矫治偏科的着力点。在矫正时,首先应帮学生树立学习“弱科”的信心,方法就是激发学习“弱科”的兴趣。一可用目标激发兴趣。如把学习目标分解,定下阶段性的小目标,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这样一实现便能激发其再接再厉的勇气,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二可用优势引导兴趣。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和潜能,以此为“兴奋点”培养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建立信心。比如一个学生不爱学数学,但发现该生书写工整隽秀,我们就应以此为“兴奋点”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渐克服偏科现象。

第四,要树立老师的正面形象。即使老师本身存在一定的原因,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因为,你的批评是在直接的鼓励孩子继续偏科,继续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比较善于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找借口”就是继续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醒孩子,班上别的孩子的成绩为什么都很好,你为什么差些?难道就是因为老师讲课枯燥?此时,我们要要抓住这个非常好的教育孩子个人责任的契机。学习不是为老师,也不是为家长,学习其实就是为了自己。若干年后,这位老师,无论你喜不喜欢,就成了你漫长人生的过眼云烟。但,你学的知识却是你自己的。你喜不喜欢老师没人管得着,但你成绩不好却对人生可能会有决定性影响。所以,要学会适老师,不为自己找借口。

第五,要重视环境的营造。对于所偏学科,学生本身就不会太主动去学习,这时就需要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大家一起学,有问题共同讨论,见得多了,自然就会解决问题。社会、家庭、学校,都要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国家政策的导向性很重要,父母更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不遮遮掩掩,不夸大其词,让孩子感受到各门功课的重要,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片面追求升学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要转变教育观念,不唯分是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愿意学习自己的科目,不为学生找到偏科的借口。

有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办不到”,面对困难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情况永远不会改变,只要想去该变,就会去求助,去探寻新的、好的方法,目前的现状肯定会变化。

愿所有学生都不再“偏科”,门门课程全优秀,实现全面发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