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作文

2017-03-03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陈主任说,李老师的这节课上出了语文味儿。他说,语文课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陈主任说,李老师的这节课上出了语文味儿。

他说,语文课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情感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的人文修养。但是,好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已经没有了语文味儿,这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情。

评课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想着陈老师的话,认真地琢磨了一下语文味儿这个词语,觉得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语文组的组长是一个六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当轮到我和他做同事的时候,他已经是语文特级教师了。开会的时候,他总是给我们灌输一种思想,语文课学什么,就是学字词句,也就是说,高考考什么,咱就教什么。

他的话给了我们很深的影响,后来的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遵循老教师的教导,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至于什么人文修养,根本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现在想来,老教师也是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也深深地感到了此种教学的苍白无力。

曾经有理科的同事或者其他的朋友对我说,我好羡慕语文老师啊,语文课丰富多彩,有无穷的魅力,和学生一起徜徉在这美丽的世界,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可是,好多时候,我们语文老师生生地把韵味无穷的文章残忍地分割成了一道道枯燥无味的练习题,什么品味、涵咏,统统都成了标准答案。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除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好像再没有可以吸引我们目光的内容。要知道,课本中的文言文可是我们诸多才华横溢的老祖宗的呕心沥血之作,而我们却把他们变成了获取分数的工具,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语文课哪里还有语文味儿,倒是充满了急功近利的手段味儿。

在很多语文老师都无奈而艰难地行走时,我也在尝试着做一些事情,力求能改变这种窘境。今天,陈老师从我的课堂上听到了语文味儿,我觉得这是特令我自豪的一件事情。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觉得我这节课的语文味儿应该是以下的几个方面吧。

一体现在念周记环节。

这次,我选了三个孩子的周记,分别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读了他们周记的部分内容,一个是王继淼同学描绘春的语段,念完了,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特别有文学才华的作者王继淼。一个是郭霄霄同学看到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事迹之后,发表的对于孝的理解,念完了,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特别有孝心,特别懂得感恩的郭霄霄同学。第三个就是王岩岩做梦梦见我不再教她的文字,我用最感动的声调念完之后,真诚地借大家的掌声送给善良的王岩岩同学。

最后我总结说,只要认真发现,用心感受,每天我们的身边都有一些该我们带来感动的事情,三位同学或优美或质朴或诙谐的文字,就给了我很深的感动。从大家热烈的掌声和丰富的表情中,我相信所有的同学也都受到了心灵的触动,这触动或源于王继淼的才华,或源于郭霄霄的孝心,或源于王岩岩的真诚。

而且我感觉三位同学也会倍感骄傲,毕竟在这么多人的场合让老师表扬是一件让人很有面子的事情。这次的经历了一定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其中王岩岩的表现就给了我一个现实的惊喜。读完周记之后,下一个教学环节是检查课文第一段的背诵,其实这篇课文并没有要求背诵,是我自主布置的任务,难度有点大。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王岩岩就“腾”地站了起来,第一个主动要求背诵。这对于一向不太爱背东西的王岩岩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但这恰恰显示了她的自信心。这份自信难道不是从刚才我念她的周记的激励中生发的吗?

这次念了周记之后,第二天课代表收的周记数量大增,好多同学刚刚发下去的,本来不该他们组交,但是他们也都写了交上来了。我想,这又是我念周记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刺激吧。对一小部分人的激励带动更多的人的进步,这难道仅仅是学习一些字词句能够做到的吗?

二体现在课外拓展环节。

陈主任和我们的年级校长还有教务主任都说,这个环节的拓展真是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让学生收到了最好的熏陶。

我在寻找这些拓展的题材的时候,其实是有自己的用心的。这十几张幻灯片的安排是有一定的顺序的。大致的思路是,先由课文最后两段给同学们引出“悼亡”的话题,然后,出示《江城子》是因为它是流传最广的,我一提到“悼亡”题材的时候,同学们应该会想到。果不其然,马上同学们就说到了这首词。我接着大家的话头就出示了这首词,顺理成章。然后潘岳的《悼亡诗》是最早的,潘岳开了写悼亡诗的先河。再者元稹和纳兰容若都是写悼亡诗数量最多的。这样我从流传最广、写作最早、数量最多三个方面给了大家一个认识。

之后,我给同学们说,到了今天,悼亡的题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妻子,悼亡的体式也不再仅仅是诗词。于是,我给大家展示了另外的一组悼亡文段,朱自清的《给亡妇》属于丈夫悼念亡妻,和以往的诗词一脉相承。杨绛的《我们仨》属于妻子悼念丈夫和女儿,季羡林的《随想录》属于儿子悼念母亲,龙应台的《如果》属于女儿悼念父亲,周国平的《妞妞》属于父亲悼念女儿。这些选材基本上涉及到了常见的悼亡题材。

最后,我在想,我给大家展示了这么多悼亡文字,无一不是悲恻动人,痛苦到不能自拔,失去亲人有痛苦这也是人之常情,关键是痛苦之后我们该做什么,我想,我应该给同学们一些积极的暗示,于是,我又设计了龙应台《目送》和周国平《妞妞》最后的一段文字,意在启示大家应该往前看,战胜苦难,超越苦难,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同时也想告诉大家,往事不可追,珍惜目前的幸福生活,好好地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才是最重要的。说完最后一句,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课后,有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们都哭了。

从课内到课外,从古典到现代,从悲痛到豁达,从泪水到坚强,这其中不仅仅有文字的阅览,更重要的心灵的触动、情感的熏陶、人文的渗透和修养的提升,这大概就是陈老师说的语文味儿的内涵吧。教务主任说,李老师给学生奉上了一套丰盛的语文大餐,很多人把德育和情感教育写在了学习目标上,李老师把这些渗透在了整节课的各个环节,润物无声。年级校长说,听一节课学到知识很了不起,但是听一节课能收到这么多的感动就比较难能可贵了。校长说,作为语文老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肩负的两大重任,一是传授知识,二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李老师都做到了。

这些是领导的溢美之词,也算是给我一直以来的尝试的一个积极肯定。但是,我知道,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儿,这对语文老师来说,任重而道远,我,只是在路上。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做,终有一天,我们的语文课能散发出真正的语文味儿,并且清香馥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