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略读课文怎样教学——关于《狮子和鹿》的研训收获作文

2017-02-28 
略读课文怎样教学——关于《狮子和鹿》的研训收获木城一小刘冬彩12月15日下午,在我校小会议室迎来了第三次的小
 

   略读课文怎样教学

       ——关于《狮子和鹿》的研训收获

                    木城一小   刘冬彩

12月15日下午,在我校小会议室迎来了第三次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的研训活动。

此次进行执教的是我县育英小学的孟丽花和张梅梅老师。这两位老师选择的是一篇略读课文《狮子和鹿》,由孟老师负责对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做了阐述。

孟老师由一则“鹿”的谜语导入本课,然后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然后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过2遍课文后进行生字与课文内容的检测。然后抓住2、3、4段与5、6段的内容,在朗读中对比感知鹿对自己的角与腿的前后不同态度。在朗读过程中,对文中的比喻句也进行了点拨。朗读后引出课文最后“鹿”的话,让学生明白本文的道理。拓展环节进行了名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和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本段时间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个需要探讨的内容。

课程标准中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的要求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

而在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把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的要求进行提高,作为精读课文来教学,教学中生怕哪一点学生不明白,讲解的比较多,要求的比较细。

在略读课文文本的前面,都会有一个课前导读,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提示。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前导读的作用。

《狮子和鹿》的课前导读中提到:《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下面这篇课文,以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因为《陶罐和铁罐》这一课还未学习,所以孟老师以一则关于“鹿”的谜语导入本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的要求。孟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不是概括得太简单,不能把握主要内容,就是语言啰嗦,如同复述课文一样。怎样给学生方法上的引导呢?我也不太得法,但是,在此文中,我觉得可以提示:课题是《狮子和鹿》,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讲了在它身上发生的一件什么事?通过此提示,可以让学生在思考时,不会漫无边际地想。此时,裴老师说:“此处可以用上板书中的几个词——欣赏、抱怨、撒开长腿、挣脱,来让学生进行概括。”是呀,有了这几个关键词语,学生会如同有了拐杖一样,能够帮扶着他们往前走。

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裴老师为我们介绍到:“略读课文是拿来让学生练习阅读技能的,要发挥略读课文的功效,老师避免过多讲解。学习时要充分发挥课前导读的作用。对于本课教学时,只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进行学习的积累就可以了。”

裴老师的话为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我们的目标更清晰。相信经过这次的研训,今后在略读课文的教学方面,我们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