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怒气冲冲的进了办公室,往椅子上一座,也不说话。我有些奇怪,儿子平时都是嘻嘻哈哈的,今天他是怎么了?
“挨老师批评了?”我问他,我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犯错了被老师吵了。
谁知儿子却恶狠狠的说:“都是那个人。”
“哪个人?和别人打架了?”我赶紧问,儿子这样的表情一般都是受欺负了。
“不是,我上楼梯的时候,有一个不知道是几年级的学生下楼梯,我们都扶着楼梯,谁也不让谁,结果他就打我了一下,我也还手了。”儿子可能觉得自己还手了,所以说这些的时候已经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
“你让一下不就行了吗,楼梯那么宽。”我有时候觉得儿子有些固执。
“他干吗不让,是我先扶着楼梯的。”儿子总觉得自己有理。
“你们两个都要扶楼梯,总要有一个让一下的,否则谁都没法过去。你让一下,他过去了,你还可以接着扶着楼梯走呀。”
“他让了我之后不是也可以接着扶楼梯吗?”儿子问我。
“你们都不让,就打架了,你也疼,他也疼。你让了,就不会打架,你们都不会疼。再说了,上下楼梯靠右走。”我细细的给他讲道理。
“妈妈,你干吗什么事都要我让呢?”儿子可能觉得有些不合理,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是的,我在教育儿子时候常常要求儿子让着别人。男孩子,都好斗,有时候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就会动手。我不想儿子也这样,所以常告诫他,别人打你了,只要不是很疼,就不要还手,你告诫他就行了。如果很疼,受伤了,就告诉老师。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你,你不要再去追究了。下课玩的时候,不要和同学们有身体上的接触,以免再发生矛盾。可是这些话好像是白说了,儿子还是会和同学们闹矛盾,也和其他同学打过架。当然这些事情的责任不会全在儿子身上,也不会全在别人身上。我只是觉得,可能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子独女,在家里什么事都是以他们为中心。到了学校和同学们相处,也还要以自己为中心,谁也不肯让谁一点。你不小心碰了我一下,我一定要还手,否则好像就很吃亏。上个楼梯都觉得该对方让,尽管最后还是儿子让步了,可他好像很不服气。我可能不是个很有智慧的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去和孩子讲通这个道理,如何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让”字里有多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