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可知早有绿腰肥(春分)作文

2017-02-08 
(一)还未到春分的日子,自己就在心里揣摩,到了春分该领着孩子们读什么。或许是自己的偏爱吧,总是莫名地喜欢
 

(一)

还未到春分的日子,自己就在心里揣摩,到了春分该领着孩子们读什么。

或许是自己的偏爱吧,总是莫名地喜欢这个富有古典气息的节气。

这个节气总是跟踏青联系在一起的。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黄。果园里,桃、李,梨,杏争相吐艳。江河畔,田地边,溪流旁,总有那么些野花,在为着各自的生命而灿烂。天空中,原野上,树林里,到处是鸟的鸣唱。

只是,今年的春显得反常。时而天气阴沉,洒下零星的雨丝,接连几日的大风刮得人头晕目眩,身着冬衣还觉得凉意直袭。

看着日历,春分即将到来,孩子们也在唠叨:老师,都快春分了,天怎么还不暖和啊?

“放学后到外面去看看吧,一定能看得到浓郁的春天的。”我微笑着鼓励。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特意放慢了脚步,竟也欣喜地发现柳叶完全舒展开了,它们使令人欣悦的新绿由地面漫延上了空间,杨树的穗子已经落完,新生的一簇簇嫩叶在风里低语,天空中传来燕子的啾啾的声音,偶尔有不知名的鸟从身前掠过。心里漫上了一丝暖意。

“老师,老师,我看到我家的桃树开花了。”杨家豪兴奋地喊。

“是吗?说说让大家听听。”我也因为花开而惊喜不已。

“桃树的枝条还是干枯的,可是枝条上已经有好几个粉红的花苞苞了,有一个已经露出红扑扑的脸颊了。”很多孩子的眼睛流露着羡慕的神情。

 听着他“有一个已经露出红扑扑的脸颊了”,我不由微笑起来,那是我们晨诵的《门缝里的春天》里的句子,呵呵,这小家伙,学以致用,挺快的。

“还有谁有重大的发现啊?”我意犹未尽。

“老师,我看见地里的小麦长高了很多呢!”

“我看见了柳树的叶子比以前长长了,也绿了。”

“我看见杨树的穗子已经落完了,杨树叶都长出来了。”

“我看见大雁排成一个人字从南方飞回来了。”

……

“时令北方偏向晚,不知早有绿腰肥”,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就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呢。我心里默默地说。

(二)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道:“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2010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六,太阳到达黄经0度,这天是春分——一个阴冷并且刮着大风的天气,而这天又恰好是星期日。

周五放学的时候,让孩子们回去查一查有关春分的知识和谚语,没有电脑的孩子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一些关于春分的知识,在春分那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或田地里去感受一下仲春。

我因为忙着一些事情,仓促中找寻了一些有关春分的图片放到了博客里,没顾得上发短信告诉孩子们在春分日里读什么诗。

第二天出门,天气阴沉得紧,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一路上又特意看了看路旁的柳树,枝条柔软,绿意已浓,在风中摇摆,不由念起“时令北方偏向晚,不知早有绿腰肥”的诗句来。

走进教室,孩子们急切地汇报起自己搜查的情况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赵昕迪念了起来,我走近她,发现记录的小本子上还加着几个拼音呢。

“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所以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我接着做了补充。

“还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谚语呢!”杨家栋急不可待地说。

“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我问道。

“意思是说,冬天的时候,小麦正在地上趴着,春分到了,小麦就长高了,虫子也出来了,这个时候很重要,农民伯伯要赶紧到麦地里拔草捉虫呢!”话刚说完,教室里一片赞叹的声音。

“春分小麦都开始生长了,农民伯伯也开始在田地里忙碌了。你们呢,要怎样做呢?”我继续追问。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也要珍惜这宝贵的时间好好学习。”赵昕迪总是有她语出不凡之处。

“老师,我还查到了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张恒铭总有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听着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读着自己搜集的资料,或断续,或生疏,可总是孩子们自己动手所得啊,心里充盈着感动。

(三)

     第三节课,雨下起来了。细细地,洒在脸上,倒也不觉得冰凉。

     从冬至日开始,和孩子们一起走在农历天空下以来,一直觉得孩子们还小,关于节气多数只是做一知识的了解,每个节气多会选择与本节气有关的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与童谣,最多加上一首浅显易懂的古诗,让孩子慢慢的来体味,让节气可以尽量与孩子们的生活相融合,慢慢地,让节气融入到孩子们的心里。

只是此情此景,伴随着微微的风,不由想起了路旁的柳树来。觉得来读“时令北方偏向晚,不知早有绿腰肥”是更合适不过了。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

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

可知早有绿腰肥。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首诗,也是我极喜爱的一首诗。

在几个没学过的字上注了音,画了画停顿和重音符号,然后读了几遍给孩子们听,孩子们跟着读了几遍,男女生对着读,个别孩子站起来读,张恒铭竟也摇头晃脑地背着双手陶醉了一番,感觉有些入味了。

伴着窗外沙沙的细雨声,我用很轻的声音对孩子们说:“听啊,春分时的雨儿淅淅沥沥地落下,仿佛柔软的小脚踩在大地上发出的细微的低语声,所以——春分雨脚落声微。”

孩子们伸长脖子望往窗外,然后闭眼聆听,读着:“春分雨脚落声微。”

“杨柳依依的岸边微风拂起,远行的客人也归来了。这个客人会是谁呢?”我问道。

“是写这首诗的人吧!”赵昕迪说。

“哦,有可能,因为他看到了这里的杨柳依依,这么翠绿,感叹着‘原以为北方节气来得比较晚,却不料杨柳已经如此绿了,这亭亭的曼妙如舞女般的杨柳啊!’”我说道。

“我想可能是天上的大雁吧!春天到了,大雁不是排着队从南方飞回来了吗?”张恒铭的回答让我惊叹。

“是啊,有道理,春分不是分为三候吗‘一候元鸟至’,这里的客人说不定真的是大雁呢,当然也可能是到南方去过冬的很多候鸟。”我想,这里的客人究竟指的是谁,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里的《绿腰》,也作《六幺》,为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柔美。李群玉观《绿腰》舞后,写出了‘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的诗句。所以在这首诗中,绿腰指的就是杨柳。杨柳在微风中摇摆,就如那舞姿轻盈的舞女啊!让我们一起来读——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老师,柳树像个轻盈的舞女跳着优美的舞蹈,那为什么还会“肥”了呢?”随着赵昕迪的发问,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因为春天到了,柳树抽芽了呀,因为一场春雨,让这绿叶长得更快了变得更绿了呀。所以就是‘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啊!”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在这春雨轻轻洒落的日子里,柳树柔软的枝条在风雨中轻摆,轻轻地读起这首诗,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