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与生活对话 用心灵感受作文

2017-02-05 
与生活对话用心灵感受——童眼看世界 我们走向生活刘雁华偶然间,《南方周末》上的一组照片,一段文字触动了我。云

与生活对话  用心灵感受

——童眼看世界 我们走向生活

                               刘雁华

偶然间,《南方周末》上的一组照片,一段文字触动了我。

云南德钦。乡邮员在长达350公里的邮路上要经常变换各种交通工具甚至步行。一份只需贴上8毛钱邮票的普通信件,送达成本已近百元,在该县最远的羊拉乡,竟高达264元。

 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镇的乡邮员唐真亚。他每天要为1.6万人送信送报,上午骑上自行车,为镇党政机关和村民送递报纸邮件,中午划船进入洪泽湖区,为长年生活劳作在湖里的7000名渔民送信。一个近乎于天方夜谭似的故事。他恰恰天天在做着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这条“两栖邮路”上忙碌。

…… 

  我们的故事是朴素的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

这种原汁原味的文字感动了我。这种画面之所以能震撼人心,在于它反映了生活的原貌,它是真实的。“绘事后素。”它以一种照搬生活的方式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                 

在感叹他们所走的路途之艰辛时,我不由得百感交集。对于生活的艰辛,现在的孩子能体会得到吗?他们能从生活中发现这种朴素的美吗?我选取4幅照片——"水班"邮路、 激流上的邮路、马班邮路和空中邮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关注。接下来,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进生活调查了一些劳动人民。12个小组先各自确定采访对象,再拟订采访问题,接着写出调查报告,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一人在展示交流课上作为发言代表上台展示。展示时,可配合拍摄的照片,画的素描,讲述所见、所闻、所感。有5个组采访了清洁工,3个组采访了卖水果的商人,1个组采访了修自行车的师傅,1个组采访了收垃圾的工人,1个组采访了卖菜的菜农,1个组采访了修鞋的师傅。

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与这些普通劳动者零距离接触,然后把采访记录整理成文。正因为有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一个学生汇报自己的作文,他采访的是一位收废品的老人。这位老人家里有庄稼,农忙时在田间忙碌,农闲时就来城里收废品,为供养两个上学的孩子,被生活所累的他脸上爬满了皱纹。他一天吃的两顿饭也就是白开水就馒头。他没有租房子,每天居无定所。当孩子问这位老人,为什么不租个便宜点的房子住下时,那位老人淡淡地说:“能省则省。”当这位孩子读到这时,教室里静得出奇,听课的老师们也思绪万千。

第四小组的同学采访过一位清洁工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啊,这位阿姨的心,像甘露一样纯洁,晶莹。在这里提醒大家,环卫工人一天非常辛苦,早上3点来,晚上8、9点下班。希望大家能保护环境,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那一篇篇内容真实感人,形式各异的文章为那节作文交流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现在,那份感动还依然涌动在心头。

采访使孩子们了解到普通劳动者的辛劳,改变了以往对他们的偏见;使他们懂得了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感觉到要尊重他人的劳动。采访使孩子们发现作文并不是那么难写,生活就是作文。带着感恩的健康心态面对生活,热爱生活,用童眼看世界,用笔描绘生活,会发现美展示美。

生活是最美的。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就会发现“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如果我们能选好一个观察的角度,就会发现日日是好日,就会把那美丽的瞬间变为永恒。

真实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

朴素的东西是美丽的

——细节是作文的血脉

2004年5月12日。贵州省从江县宰便乡。乡邮员肩头的小猪是他为一位农民顺路捎带的“农资”,为了让村民多订一份报纸。

这幅画面之所以能使我们过目不忘是因为它抓住了一个细节。真实给我们的作文注入了生机,细节则为其增添色彩。在兴奋之余,我们又继续着第二个专题《走进爸爸、妈妈》——悄悄观察他们某一天的生活或工作,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

调查仍然是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合作探究。走访前,他们已经设计好了问题,这次显然有了经验。采访对象也宽泛了,有医生、护士,有交警、售货员,有电台的主持人,有邮递员,有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有学校的校长…… 

第六组的同学在采访后,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

关注主持人和编辑

大家都喜欢听广播,因为它既方便,又可以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我们播音的主持人和在幕后工作的编辑是多么辛苦呢?我们借此机会采访了主持人和编辑,才明白了他们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编辑叔叔说的话和一个只有两句话的故事。

这位编辑叔叔长的高大魁梧,头发有些稀少。脸上有双不大的眼睛,但炯炯有神。眉毛浓黑,眉宇间透出了英气,看上去和蔼可亲,只是稍微显得有些苍老。

张乐然问:“您觉得干这一行辛苦不辛苦?”“干这一行,如果应付的话一点都不辛苦。如果不应付的话,编辑这个工作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对呀,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你是应付老师的话你就什么都学不会。如果你用心去学,就会觉得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

   赵敬辛问了他一个有趣的问题: “您觉得您是不是端了金饭碗?”叔叔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而且扯出了两句话的故事。叔叔说:“说实在的,现在根本没有金饭碗。如果你的业绩不强,别人的比你强,你就会被淘汰。我给你们讲一个短故事。有一个人,别人送给他了一个金饭碗。可是后来有人在碗底钻了一个洞,所以他的金饭碗就没有了。”故事虽然短,可我却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人生没有真正的金饭碗,一切东西都是靠自己得来的。如果你努力,你就会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得来一个“金饭碗”。

刘老师说过:“我们故事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美丽的。”一则小故事蕴涵着大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着生命的真谛。走近生活吧,它为你开启智慧的天窗。走近生活吧,它引你步入生活的殿堂。是啊,点点滴滴的道理都在生活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一番家常的谈话,花木风云的一种新变化,读书看报后的一阵感想,总之,一切动静所生的印象,都可供我们细心描绘。

善用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事情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细做好。选取一个细节,围绕主旨,烘染尽致,使读者看到之后,马上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感动。

美丽的东西是由灵魂的

——作文的灵魂是主题

这组图片与这些文字能震撼人心还在于它的主题——用镜头记录下中国当代基层“邮差”所走的路程。

如果把文章比做一个人,真实是他的生命。细节是他的血脉,那么主题就是他的灵魂了。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题,须把重点摆在主题上,由表入里,才能使我们的文章具有生命力与感染力。

搜集整理自己成长的照片,采访了解自己成长经历的人,撰写调查报告是我们的第三个研究专题。有了感受,与人交流,共同分享也是一件妙事。

党播恩的童年“演出”令人忍俊不禁,方珂与姐姐相拥而泣的往事让人哭笑不得;冯灵儿时不午睡,父母轮流骑车带他满世界转悠,直到他进入梦乡;高雅的妈妈在怀孕期的剧烈反应;谈起史恺学会走路时,妈妈那瞬间的兴奋;面对早产儿,张雅琪的父母的那份坚强与坦然;爸爸去世后,万力源读懂了妈妈的艰辛……

交流中同学们意识到把一切都承担下来,把他们养大,却把自己忘了的人是父母。如今他们长大了,不仅容貌发生了改变,也越来越懂事了,能干了。

这时,我们一起聆听一篇文章《当我老了》(附文后)。之后,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当堂交流,引导学生明白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有主题的作文才会有灵魂,才会感染人,打动人。在挖掘出真实的素材之后,注意提炼主题,在提笔之前要想想你这篇文章想告诉人们什么。以便于继续修改、完善文章。

对生活、对世界、对身边熟悉和陌生的人,对我们的朋友和对手真的要感谢他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份精彩的生活。

后记:这一系列的采访结束后,同学们每人设计出几十个采访问题,撰写出3-5篇调查报告。活动感动了周围的人,感动着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父母。我并不是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而是要教给他们一种理念。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与生活对话;教会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使学生意识到作文并不难写,生活中处处由可写之人,可写之事,可绘之物。使学生养成谨严的思想习惯,肯向深处想,肯向难处做,始终不懈,他决不会写不出真情灵动的好的文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