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说明文的“示范”课
今天听了曹老师所讲的《电脑住宅》一课以及他的讲座之后,真是受益匪浅啊!
“上课有课题,课题不离课堂”一直是学校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曹老师的课堂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示范。怎样上好说明文,一直是困绕语文老师的问题。今天曹老师所讲的《电脑住宅》一课起到了真正的示范作用。说明文是围绕说明对象 ,确定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多层次 、有重点的说明,就是对事物的状貌、性质、特征、成因等加以说明和解释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通常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曹老师这一课让我知道,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说明文。让我明白教学说明文时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其次要恰当地安排说明的顺序,正确地使用说明的方法,还要在语言的的运用上下功夫,无论是平时的说明,还是生动的说明,都要力求做到语言准确、简洁、周密。《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教学本课时,曹老师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如,将电脑住宅的具体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或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画出电子住宅的示意图,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并设计电脑教室,起到了引导示范的作用,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他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然后组织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后,曹老师又请学生展开想象,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教室”进行交流、讨论。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给人以科学的知识,它要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意准确而无失误、简明而不罗索含糊、周密而无疏漏。当然,在不影响其科学性的基础上可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以使说明的对象更形象,更有趣,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听曹老师的课不光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他是一位真正的“引领者”!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