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苹果派,这是什么?这可能是孩子会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苹果派”还真不是个人人都知道的名词,虽然大家可能对什么蛋黄派很熟悉。那“派”究竟是什么呢?
Tip1:其实,派是来自于英语中的“pie” ,即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在所有派中,最有名气的就是苹果派了,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式食品,在英国等都非常常见。根据《美国食物饮料辞典》(“Th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Food and Drink”),苹果派的流行使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这和书中小女孩到美国佛蒙特州去摘苹果的情节设计是吻合的。
接着不由得又觉得奇怪,做苹果派还需要环游世界去做吗?太荒唐了吧?不过这正是这个故事的独特之处,因为要欣赏荒诞文学,就必须彻底解放你的心灵、释放你的想象。唯有如此,你才能跟随这个爱吃苹果派的小女孩,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寻找最好的配料,搭乘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享受到一趟新鲜刺激的美食之旅!对于成人,要带领孩子走进的不就是这样任其驰骋和飞翔的故事世界吗?
看!封面上乘着降落伞的就是有着离奇想法和行为的小女孩了。再打开封底连起来一看,原来从飞机上跳下来的不只是她一个,还有牛和母鸡!动物也能跳伞?哈哈,真是超乎想象!小女孩的帽子早已随气流飞跑了,可是手里还紧紧的抱着一些东西,是什么呢?那她们这一站是要去哪里呢?
再打开前环衬,咦,竟然是一张世界地图,难道这上面就记载着环游世界的路线?仔细看,果然跟藏宝图似的,隐藏了不少提示,比如交通工具,比如小女孩会去到的地方都用小圆点标出来了………
可是旅程中有什么精彩的瞬间呢?继续往下翻,走进故事,答案就一一揭晓。
再看扉页:小女孩拎着行李包蹦蹦跳跳朝前走,好像已经为即将开始的远行而陶醉不已了。
一切起源于女孩的一个平淡无奇的想法,可去买原料的时候发现商店主人出门去钓鱼了!蓦地,故事来了180°的大转弯,突然跳进了新奇惊险的世界里,只因她选择了一种意想之外的解决方法——去环游世界收集做苹果派的原料!
这种魄力和勇气绝对是超乎常人,不过也折射出西方孩子比较普遍的一种品质,那就是自主独立、敢于冒险。故事中这个女孩也确实不同寻常,比如:
1.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父母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最后享用苹果派的也是一大帮同龄朋友和一些动物;
3.到各个风情各异的国家之后,能很快能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留下快乐的记忆(详见下图)。这也让人感受到她性格开朗、善交朋友并能迅速适应新环境。
不过,因为是亲身收集的原材料,还需要加工才能直接可使用的配料。这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知识丰富、善于动手的女孩子,她懂得如何把麦子变成面粉、海水提取出盐、牛奶搅成奶油,最后做出了美味可口的苹果派。
正当所有读者都以为一切都要尘埃落定时,调皮的作者又给我们制造了一个转折:苹果派浇上香草冰淇淋会更好吃,可不幸的是商店又关门了——“外出钓鱼”改成了“还在钓鱼”!哈哈,看到这里,真的是被这商店主人给打败了,实在是太淡定了,小女孩已经环游世界、苹果派都做好了,这鱼还没钓完,真是厉害!接着转念一想,难道她又要环游世界去做香草冰激淋不成?翻开下一页,哈哈,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只吃苹果派就好啦!真是有趣又符合逻辑,因为派已经做好了呀!
再来看她邀请好朋友和动物们一起分享苹果派的一幕:椭圆形的大餐桌、或爬上桌子或脚翘在桌上的孩子、亲吻孩子的奶牛、舔盘子的猫、跳上桌子的鸡、耍盘子的狗等等。仔细看去,还真是觉得这确实是孩子的宴会、孩子的世界,一切都被允许、只要高兴就好!
再仔细看去,这些朋友竟然是她旅行中遇到的异国孩子!他们是如何来到女孩家的,还能赶上吃苹果派?这就不得而知了。
故事就这么结束了,您看到了什么?
还仅仅是一个荒唐的故事吗?还是已然感受到作者那孩童般的心以及平等而真诚地注视着你我、孩子、动物的目光?抑或是您已经在酝酿一趟您和孩子的“苹果派之旅”,想要开始挣脱惯性的束缚,开始给生活加料添味了呢?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图画书一定是值得和孩子一起来阅读和分享的!
>>去看看这本书,点击《环游世界做苹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