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评评黛玉和宝玉作文

2017-01-19 
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让学生就其中一个人物写一篇赏析,用于课堂上交流。孩子们认真读了课文,结合文中
 

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让学生就其中一个人物写一篇赏析,用于课堂上交流。孩子们认真读了课文,结合文中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效果很好。现把几篇有特色的鉴赏文字录下来。

谨小慎微的大家闺秀

——黛玉论

她,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贾母的心肝肉。这就是被贾宝玉送“颦颦”妙字的林黛玉。

她也许是幸运的,因为她的父亲的掌上明珠;但是,她又是不幸的,因为自幼母亲便弃她而去。

她,是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因此,当她欲进贾府弃舟登岸之时,便懂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她处处谨小慎微。在贾府中待人处事小心翼翼。当王熙凤拉她入座吃饭时,她推让再三,直到贾母解释过后方才坐下。

夫人苦留她吃完饭再离开时,她笑回答:“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辞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一席话无不体现了她的语言得体,她的婉言谢绝也表明了她对夫人的尊重与感激。

吃过饭后,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但林如海教女儿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但她如今深知在贾府是寄人篱下,这些事情虽不合家中之式,但她还是一改自己的习惯,她的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初见王熙凤时,当时只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没有鲁莽回应,只是在心里纳罕: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着系谁,这样放诞无理?黛玉虽不知来者是谁,但仍连忙起身接见。经贾母介绍,在脑海里搜寻母亲为她大致介绍的回忆后,再陪笑见礼,以嫂呼之,她的知书达理谨小慎微也是在此处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在与贾母闲聊中,贾母问黛玉念何书,她说只念了四书。她又问姊妹们念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 ,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后来,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却只答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在贾母回应姊妹们只认得几个字时,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谦虚,所以在回应宝玉时,立刻改了口气。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她的谨小慎微。

总之,《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的谨小慎微的表现在文章比比皆是,但这这都源于她的大家闺秀风范。

【简评】李雪玮同学抓住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最突出的特点——谨小慎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很符合林黛玉这此时境况下的言行。

              黛玉叹

                王振豪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娇弱、多愁、孤高,想象之中,她与现实差距很大。

她只是一个平常女子,渴望主宰自己的爱情,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天不遂人愿,纵然自己再怎么喜欢宝玉,宝玉再怎么喜欢自己,两人的爱情也被无情地打入“冷宫”,她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得深闺藏残花。孤独、冷寂,这叫原本就“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如何让承受?

她在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着悲剧人生,明知道不能这样下去,却还在苦苦思忖。她知道自己只是一只寄人篱下的小燕子,所以总似乎态度谨慎,言行得体,时时处处显得那么地聪明懂事。可是,她真的是与周围环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自觉不自觉之中,她向这个社会宣战。黛玉啊,你为何要这么做?你只是一个弱女子!

她拖着娇弱的病体,唯一的支柱就是对爱情的执着,如此凄艳,黛玉一哭,万艳同悲。她打动了许多人,偏偏没有打动上天,这也是她的宿命——为爱情而亡。因为只有她,才真正懂得爱情的尊严与真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她只能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散……

【简评】王振豪怀着无限的感慨为黛玉唱了一曲挽歌,可悲可叹。

袁瑞瑞对贾宝玉的分析,结尾一段:

贾宝玉正如巴金的著作《家》中的人物觉慧,他们都是旧家庭中的叛逆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虽然他们都生活在封建旧家庭和社会中,到那时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却始终充满他们的整个心灵,叛逆性格是他们固有的特点。

【简评】袁瑞瑞在赏析的最后一段把宝玉和觉慧进行对比评论,对于一个高一的孩子来说,实属难能可贵。这正得益于我们寒假的共读书目《家》,看来,书香班级活动的开展还是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