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假,老师布置了假期里要做的作业,有八年级的古文(两单元)要求会背。放假两天了,孩子只知道玩,如被放出栅栏的野马一般。怎样才能让他既不感到有压力,又能激发他的兴趣呢?
苦思冥想,突然有了一招。与他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一篇古文背的又快又好。
把意思表明,儿子很感兴趣,并认为自己一定会赢我。一看激起了他的兴致,我暗喜,又说,输的人要被罚一星期的扫地。儿子怕我变卦,立刻与我拉钩!
我们首选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说实话,学这篇古文的时候,我也是十四五岁吧。二十年过去了,也忘记得差不多了。
找到此文,把整文看一遍,我一时竟不能完整地读下来。有几个字,我竟不能确定它的发音。怕孩子笑我,我背着他先查了字典。
在开始背文时,我想到自己读书时的快速记忆法。第一遍,默看,通读全文;第二遍,理解,了解文中的意思;第三遍,速记。没想到,在读书时很好的记忆法,今天不灵了。我不愿认输,再试,还是有不完整的地方。
这时,儿子说话了:“老妈,您的方式已经不适合您的年龄了。看我,给您来一遍。”
果然,儿子虽然没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全文,但也只是几个字有些差池。看来,我真的老了!
聪明的孩子明显地感动了我的失落。他说:“老妈,别看您没有全背下来,但您读的时候很有感情啊!我学都学不来!”
得到了儿子的赞美,我的美劲又起了,手拿起书本放在背后,学着老夫子的样子,咦夫唉哉,抑扬顿挫起来!儿子一边笑一边加入背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