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把适合的钥匙
老友玲发来邮件,说自己这一段时间一直很苦恼,为儿子学习之事。现在她和儿子都没有信心。儿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写作业磨蹭。现在的症状是,因为对学习没兴趣,导致上课不用心听讲,由于上课不专心听讲,导致作业不会,于是就磨蹭,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苦恼至极的她说:“君计将安出?”
我理解这位望子成龙的妈妈焦灼的心情,因为我也曾有过这样焦头烂额的时候。我愿意和友一起去寻找一把能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我想,家长无论多么心切、多么焦虑,都不能失去信心。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心态,积极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以下几点做法或许可以试试:
一、 化大目标为小目标,帮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需要创造机会让他感受到完成目标、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因此,这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大,要切合孩子实际。
我曾经征求儿子的意见制定每天任务表,列上读书、作业、听讲等几项内容,一个月列在一张大纸上。每天晚上对照表格,在完成任务相应的栏中画上笑脸。多做的事情在备注栏里另外画笑脸。慢慢地,孩子的信心和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就强了些。
欲速则不达,家长不能急于求成。只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样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慢慢走向成功。
二、 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化外驱为内驱。
多用肯定性的语言评价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他在潜意识中会在这方面更加努力。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多地唠叨和催促,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学习的事情。变家长要孩子学为孩子自己要学。
三、 及时解决问题,不让问题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家长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出乎意料,这时正确的做法就是冷静面对,设法解决。一个认真细心的家长会帮助孩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一个“较真”的家长,不放过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
四、 变换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
当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出现逆反或消极怠工时,家长不要武力压制,而要研究“三十六计”,与孩子“斗智斗勇”。
比如:“虚心求教法”,让孩子给家长当“老师”,家长虚心请教做题的思路、方法等。“亲子共读法”,和孩子一一起读书,借助书中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其中蕴含的大道理。“旁敲侧击法”,装作无意中与别人交谈来夸奖孩子,说着似“无心”,听者定“有意”。也可借别人之口来激励孩子。“书信传情法”,有时书面的交流比口头的交流效果更好。无论是书信,还是小纸条,只言片语也能触动孩子。
五、 家长要持之以恒。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需要21天的坚持。培养孩子,从改变家长自身开始。家长的率先垂范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愿这些建议能给朋友一点点帮助和启发。相信一定有一把钥匙能打开这把锁!用心去寻找、用爱去发现就一定能找到最适合的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