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反思——提升
——试卷分析看阅读对教学带来的帮助
这段时间为了迎接小学语文教师学科水平测试,一直没有顾得上分析试卷,终于考完了。今天坐下来理理自己的思绪,回顾上学期工作,分析试卷,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更好地投入到下学期的工作中去。
本次语文测试,我们班总体成绩不错。平均分92.98分,90分以上54人,80——90分的有9人,79.5的有一人。(因为这次考试灵活运用的题很多。)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很不错的。下面我将对每一道题都做一下分析。
这次考试共有五大题,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运用、课堂回顾、阅读理解、习作。基础知识部分又分为;1、用斜线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2、读拼音写词语;3、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这道题的后两项孩子们都没有丢分,掌握得非常好,第一小题中的选字中的“锻(练 炼),”孩子们选错的很多,“炼”字在31课《女娲补天》一课学习的,当时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学习过“锻”这个字,所以在为这错字组词的时候我没有让孩子们组这个词语,所以我们班只有几个20多个平时爱读书、爱积累的有心的孩子选对了。这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孩子的积累,组词,让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时候,一定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边读边动笔划出好词好句,抄写好词好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这样孩子积累得多了,这样的题出错的就少了。
积累运用部分又分成了4个小题;1、将词语补充完整;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词;3、用“静”字组三个词,分别填写在下边中的括号里;4、照样子写句子。孩子的分数之所以能够拉开,主要就表现在这道大题上,第1小题做得都很好,第2小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孩子做得就不容乐观了:春光明媚的( ),因为在一个“园地”里,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孩子们记得比较牢,所以20多个孩子都填写成了春光明媚的(春天),由此看出孩子们学知识学得不够灵活,
今后的教学中交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我下学期努力的一个方向;用“静”字组三个词,分别填写在下边中的括号里写得也不够好,题目是这样的:
(1) 小燕子的尾尖掠过( )的湖面,湖面便荡漾出一圈圈波纹。
(2) ( )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
(3) 考试的时候,考场内一定要保持( )。
这道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不容易完成的,因为孩子们要在心里为“静”字组词,组过后要填写,这如果一个孩子读书读得少,语感又不强的话,做起来困难重重。这道题有10几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丢分。要想轻而易举的完成这道题离不开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照样子 ,孩子们写得整体还不错,这也要归功于孩子们书读得多,积累的多,写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课堂回顾共有四道小题,这四道小题孩子们做得都比较好,尤其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第3小题,题目是这样的:学习了《画杨桃》一颗后,我知道了(
)的道理。这个题考的是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答案可以有所不同,只要与文本的价值取向不矛盾即可。而我们班的孩子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对文本的理解很独到,答案不一,但都写对了,有的孩子写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有的孩子写 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有的孩子写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写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会有所不同。尽管写法不同,说法不一,但都能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取向。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我非常注意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与文本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不矛盾,我都会进行鼓励和表扬。这就与课标要求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谋而合,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和指导孩子阅读中要继续发扬,鼓励孩子们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孩子都能十分自信地阅读、学习,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 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 秀)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 鱼)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 俏)的石壁上。他们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 用“∨”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这道题孩子们做得不错,没有扣分的现在。说明学生对这几个词语掌握得很好。
2、作者在描写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一外形特点是,把翠鸟头上的羽毛比作( ),把翠鸟悲伤的羽毛比作( ),把翠鸟腹部的羽毛比作( )。
这道题学生也做得不错,但有个别学生在写赤褐色的衬衫是赤字上面写成了点横了,扣了零点五分,说明孩子在抄写的时候不够用心,加强训练。
3、 用“——”画出描写翠鸟体态特点的句子。
因为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提到过体态这个词语,所以孩子们理解的就不太到位,画的时候把前面的句子也画上了。
4、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喂养——( ) 想法——( )
取消——( ) 漂亮——( )
大部分孩子能够准确地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能够从文中找出来,也有10来个孩子对“念头”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到位,在找想法的近义词时找成了“真想”了。
5、文中的“这个念头”指的是(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的原因是( )。
6、文中(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这两道题孩子们做得都很好,说明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对课文的理解很好,同时也说明了读书的重要,如果没有平时大量的读书积淀,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就不会这么好,表达得也不会如此到位,让孩子读书真好。
习作:(想象将来人的衣、食、住、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定,不少于250字。
这篇作文全班没有一个孩子跑题的,也没有一个孩子的结构把握不住的,都知道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叙述。这充分说明孩子们会审题了,在考试前,我再三强调一定要读懂题目了再构思,构思之后再下笔,一定不要盲目地去写,孩子们都做到了。
回顾上学期的工作,分析、总结、反思这次考试,让我真正地明白了教学语文,不要关注眼前,要看得更远,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不能一味地只知道关注孩子目前的成绩,忽视孩子的未来。要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同时教学相长,通过引导孩子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自己在教育这方热土上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