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女儿年龄的逐渐增长,越来越发现她变得有些敏感、胆小,越发的缺少一些个性。于是就经常感慨:怎么孩子越长越不想自己所期望的那个样子呢?原因何在?是周围环境变化对她产生的影响?好像有一些,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来自父母对她的左右和引导。
发现问题:我经常拒绝孩子吗?——是!!
一、关于穿鞋子、衣服
女儿上幼儿园时总爱挑衣服穿,随心所欲,几乎每次都遭到我的拒绝,因为从我的角度来考虑,穿这样的衣服不舒服,影响的她的户外活动,所以坚决制止!我觉得这样做很对,我是为她考虑啊!这小妮子怎么还撅着嘴巴不理解,真是的,她不高兴我也不高兴。最后结果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以我的胜利而告终。
二、关于买文具
升入小学后,会经常买一些各种各样的文具,这个时候女儿又向我提出要求了,橡皮要买各种水果形状且带香味的,书皮也要买带有卡通图案的。我当然又拒绝了,还苦口婆心的告诉她,那种香味对身体不好又擦不干净,擦不干净的橡皮还有什么功能可言啊,不能要!书皮也不行,花花绿绿的图案太影响你的注意力了,透明的多好!方便你辨认各种书本。
自我反思:我这样拒绝孩子对吗?——不对!!
孩子不是机器人,你输入程序按下按钮就可以启动,她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独立个体的人,我们对人最起码的、最重要的应该做到什么,我想应该是尊重。我在想我尊重孩子了吗?我总是以爱的名义去替他做很多的事情、去左右他的思想。我的这些所谓的大道理她能听进去吗?孩子表面上的顺从让她失去的是个性的张扬、是选择的能力。强压之下必有反抗,孩子的叛逆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样想一想,做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引发孩子各种问题的“导火索”呢?!
实际行动:现在改正晚吗?——?
我还不知道答案,但我想试一试,发自内心的想试一试,这种想法甚至都已经开始左右我的睡眠,我想以一颗母亲的心、以另外一种爱的名义去试着改变一下,曾经听过一位专家讲过一句话,只要你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晚,这算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吧。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哪儿犯的错误就从哪儿改正,等女儿再提同样的要求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 讲清道理,自己决定。
皮鞋虽然看起来很漂亮,可能穿起来会不太舒服,运动鞋能让你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表现的更出色,孩子,你自己的事情自己选择吧。
买文具时就更简单了,直接把钱给女儿,还说你购物你做主,她会买什么可想而知了。
这个弯儿转的有点大,女儿高兴极了!
二、 耐心等待,及时鼓励。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表现出了十二分的耐心,我在等,很快我想要出现的事情发生了:
——“妈妈,今天体育老师批评我了,老师说必须穿运动鞋,你看我的脚上都磨出泡来了,我以后再也不穿这双小皮鞋了”(尝点儿苦头,值!)
——“妈妈,我的拼音本上怎么才有两面小红旗啊,而且每次掏书比赛我总得不了第一名”
——“那妈妈帮你一起找找原因吧,、、、、、、、、、”
——“孩子,妈妈觉得最近你又长大了,遇到问题会自己寻找原因了,就是这样,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妈妈一定支持你!”
其实,我们的孩子一点儿都不任性,而且都非常的讲道理。听过的,他可能会忘了,但是做过的他一定会记住。让我们多给孩子一些选择、尝试的机会吧,让他在尝试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学会调整,遇到困难时我所需要做的只是在后面推一把,这就足够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把孩子从怀抱里、手心里转移出去了,把他们放在太阳下、天地间,让他们自由、快乐无限制的“疯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