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一些公理定理,乍一看和平时生活中的现象是矛盾的。比如说你转了一大圈,累的大汗淋漓,当你回到了起点,发现你的位移居然是零,中间出多少力都是白搭。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比较困难,所以平时的生活就是省吃俭用,特别是吃饭的时候,能少吃就少吃,以便省下一点点可怜的菜票饭票。但是时间一长,由于营养不良,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其结果省下的钱还不够吃药的。
上高中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假期都要回家帮爸爸妈妈干农活,后来发现了个规律,农忙结束的一段时间病人特别多。问父亲,回答说在农忙的时候,为了早日抢收完毕,大家都是起早贪黑,辛勤耕作,顾不上吃饭就随便垫一点,活儿赶得紧了就不睡觉,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有时候即是有一点感冒发烧的小病也不去看,坚持着干,于是农忙结束,马上就有一大批病人出现。赶出的活儿又都赔了个精光。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语“零和游戏”,它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比如“打双升”,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一只船在海上航行,船舱里藏着一只老鼠,偷吃船夫的粮食,咬坏船夫的衣物。船夫恨透了鼠,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里去。鼠有鼠的办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领,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里去,还要把船夫的粮食也搬到洞里藏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这只鼠没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仅毁了船,而且毁了自己。无论在任何时候,千万不要想着去危害别人,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在一个单位中,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从单位内部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法去毁灭自己的对手,试图通过破坏其他单位来使自己单位生存的办法是最愚蠢的计策。就像是眼下的无序招生,这正验证了零和游戏原理。一个地区的学校是一定的,学生数量也是一定的,部分学校招生的时候违规,不惜诋毁同伴学校,最终使得教育均衡成为了空谈,走后门拉关系择校成风,甚至有人做起来这方面的生意,给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