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就多“看看”他
我在与同学的聊天中得知:某某(指科目)老师教课非常幽默,课堂上常常能听到她与学生的笑声。于是,我决定要上好每堂某某课。
在某某课上,我非常专注地听老师讲课,发现老师讲课真的很幽默,能把很难的题联系生活简化成十分简单的题,在课堂上偶尔还和我们开玩笑,让我们开怀大笑。这一笑,既消除了对某某的恐惧,又增添了课堂上活跃的气氛。老师讲课还有绝招,先用“激将法”让我们蒙,然后让我们根据设想大胆做题,这又提高了我们做题的兴趣。
但老师在讲课时,目光总是盘旋在一号二号学生的身上,不曾对我们三号四号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就是看我们,也是在做错题的时候狠狠地瞥一眼,所以我们学某某的激情一下子降到了极点,久而久之,都不愿意再学了。所以,我在这里要对所有老师说,不管你们教得好坏,一定要用关怀鼓励的目光去照顾后面的学生,因为,他们比优等生更需要您,也只有你们的一个鼓励的眼神,能唤醒他们尘封在心里的种子。
这是一个三号学生写的小短文——《老师,请转移目光》,这篇短文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也带来很多的思考:我们平时是否不自觉地或者说有意识地对一号二号关注的多些,是否没有“看看”三号四号学生,是否忽视了三号四号学生的心理感受?此短文写出了一些三号四号学生的心声。
这是一种希望得到关爱的呼喊。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被关爱,谁也不想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哪怕是上课说小话时被责备的目光所点射,做小动作时被严肃的目光所制止,举止行为不当时被警示的目光所唤醒。只要我们肯用目光去“看”他,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还有位置,总比“不看”他要强得多。也有极个别学生之所以上课一直出问题,就是因为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让老师多看他几眼。也许一号二号学生平时乖巧听话,踏实肯干,容易得到老师的认可;四号学生调皮活泼,不守本分,也会小受“青睐”;中规中矩的三号学生可能就成了教师目光的死角。也许,老师更应该有意无意地多“看看”三号。
这是一种希望得到鼓励的呼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上课坐得直,我们可以投以肯定的目光;及时主动做笔记,我们可以投以赞许的目光;回答问题犹犹豫豫,我们可以投以温和的目光;展示交流落落大方,我们可以投以欣赏的目光;朗读课文声音洪亮,我们可以投以表扬的目光……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把目光投向所有的人,把关爱播撒给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做得好就赞许,做得欠妥就指出,这样,即使做错题时真的狠狠地瞥一眼,学生也能够真心地接受。
这是一种渴望成长的呼喊。人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扬。在意老师对自己看法的学生就是力求上进的学生,是渴望成长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就要时刻保护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呵护学生纯真的心灵,用心给予学生成长的密码。我们要时常注重情感沟通,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秀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是精彩的一个。“我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努力的”(张冰语),学生如果能够时刻拥有这份积极昂扬的情怀,就一定会采取积极的行动,时刻进步,逐步成功。
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放眼全体!爱他,就多“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