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姑姑带着小表妹来到家里,小丫头是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吃完午饭,姑姑便催着她抓紧时间把剩下的作业——作文写完。
小表妹在外小这几年虽然一直没有教过她,但对她的成绩我还是很关心的。每次考试结束,我都会找到任课老师要出她的卷子,仔细翻看,查找问题。小丫头比较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姑姑对她的要求过于苛刻。
这个周末她们老师布置的周记题目是《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个题目不算容易。小丫头用了半个小时完成了自己的大作,满意地拿给姑姑看。姑姑一读,有点失望,说她事情叙述过于简单,缺少情节。小丫头听后顿时成了霜打的茄子。我赶紧调节气氛,告诉姑姑依我往年教中年级段(三、四年级)的经验,能写成这样,已经是优秀作文了。姑姑似乎不太相信我的话,于是我将高中低三个学段的习作要求一一讲给她听,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不止是姑姑,以前也有许多家长向我抱怨孩子不会写作文。其实,有时问题不在孩子身上,是家长过高地要求了孩子。我们都知道,孩子从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到后来的作文,分值都很重,所以家长们对作文格外重视。看到孩子写的不好,便是一通指责。这样一来,反而会让孩子不敢写,厌恶写。
对于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只要求语句通顺。中年级段(三、四年级)要求会给作文命题,会分段写。记事类作文要求能准确叙述事件发展过程,写人、写景类要求能按一定顺序描写。高年级段要求在能按题意完成作文的前提下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我们的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只要能写出图中表达的意思,语句通顺就是满分。家长在辅导孩子完成习作时,应以鼓励为主,引导孩子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