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读《喜阅读出好孩子》之感作文

2016-11-26 
读《喜阅读出好孩子》之感————一本实用的书这本书是从儿童的角度编写的。从为什么阅读、怎样阅读、阅读带给我们
 

读《喜阅读出好孩子》之感

                     ————一本实用的书

   这本书是从儿童的角度编写的。从为什么阅读、怎样阅读、阅读带给我们的思考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喜阅读过程。书中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及新教育的案例写起,读起来轻松愉快。这本书精彩的论述让人回味无穷,获益匪浅。

(一)阅读原因

所谓的阅读能力强,其实就是指孩子把各种文字、图片资料在脑海中转换为画面的能力强,如果看见文字,能够飞快形成画面,阅读就会很轻松,就会越读越有趣。

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的。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阅读堪称为“大脑体操”。——阅读从儿童做起,从小就开发他的大脑左右两个区域,让这个区域越用越发达。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阅读则是必不可少的自学工具。。因此,一个人有了阅读能力,加上终身阅读的习惯,就等于拥有了永远强大的竞争力。——-让孩子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为未来做储备。

阅读如一日三餐,贵在坚持。——我们的阅读课就是很好的见证。能坚持下来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一个人的社会背景与他的阅读习惯有重要关联,平均来讲,来自富有的家庭的人,更愿意阅读;而很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人则承认他们从不阅读。————富者更富,贫者更贫。富着找方法,穷者找理由。

儿童文学恐怕是最为坚守人类美好信念的一种作品。只有相信,才能得到。看懂童书,相信童书的那一刻,正是对人性的正面进行积极肯定的一刻,正是相信光明是真实存在的一刻。——童书让孩子善良,让孩子看到世界的丑恶及美好。童喜喜作家给我们学校捐助了10000册童话书。分到班里200多本。七年级学生到了阅读课如饥似渴的阅读这些童话。静悄悄地读书。到家里写完作业也是读书。两个月来,班里吵骂的声音少了,告状的也少了,学习的气氛也好了很多。

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从故事书里不仅读到故事,还会在别人的故事中思考自己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一个乐于读书的孩子,一旦博览群书而读懂“人学”,就会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自然而然就会积极向上,乐学好学。——真正读书,终身受益。其乐无穷。

你只要认真生活,生活自然会教育你;你只有去认真生活,生活才会教育你。——相信阅读,我们才能让书籍与生命产生共鸣。才能知道生命的美好,人性的善良。

当不好的世界、不好的事物、不好的故事可能影响孩子形成不好的观念时,我们不能掩耳盗铃。最重要的是积极向孩子展示美好的存在,用正确的做法、好的故事给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帮助孩子分清是非,直至确立自身的人生方向。————让孩子知道世界有好有坏的,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相反从另个故事中去感化他们。

儿童阅读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步,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步,培养阅读能力;“好读”第三部,加强思考意识;“耐读”第四步,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们做父母的要加强修炼,关注孩子的阅读大方向。

幸福和知识不同。知识是疫苗,必须打到身体里才管用。幸福是传染病,在身边可能会被传染。幸福绝招:冲着镜子笑!心情再不好,使劲冲着镜子笑笑,笑几笑,保证会比之前好!一个感受自己幸福的大人,必定会把更多幸福带给孩子呢!一个觉得阅读很幸福的大人,孩子又怎么会不迷恋阅读的幸福呢?————让我们把握幸福,传染幸福。让阅读搭起大人和孩子幸福的桥梁吧。

(二)阅读方法

书中介绍了许多阅读方法。我觉得最适合我们中学生的有很多:

1、新教育认为,最好的记忆,是与生活、生命融通,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迎接应试教育挑战的孩子,阅读效果和记忆力好坏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有一种阅读法对增强记忆力非常有效,就是在阅读一段文字后,在脑海里把刚才的那段文字 所描述的内容,细细地勾画出一幅画面。我们把这种阅读法简称为“画家式阅读法”。

2、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让孩子读长篇小说,不在朗读和默读,手指变成“定速器”,注意阅读姿势,再搭配上“聚精会神”这个法则,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读厚书的方法是精心选书,耐心读书;囫囵吞枣,不查生字;划线折页,随时批注,穿插阅读,不求连贯。

4、阅读激发孩子写作灵感。读好词好句的书外,读科普书。一种是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但奇妙有趣的自然知识,比如海底世界、灭绝的恐龙等;一种是特别贴近现实生活,介绍孩子身边的花草树木、猫猫狗狗等等。

这些方法适合我们的学生用。况且我们的学生也在用。比如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读书交流会,读书演讲,读书写作。

(三)阅读思考

我们的阅读课有时间保证,但是怎样做我们的阅读课才最有效?孩子阅读会有更的的收获呢?

这本书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让学生按照日期进行纯粹阅读记录,只记书名和作者,并把图书根据文学、科学、人文进行归类。让学生坚持记录,从中孩子们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阅读中的欠缺。

第二:可以着重于向学生问一个问题:这本书,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让学生每周把这个问题写成长明白卡上。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问题里学会思考。

第三,要求孩子在书上批注,少而精,读书会上请孩子们轮流分享自己的批注,从而督促教室里每个孩子在阅读上不掉队;也可以让孩子对精彩段落以批注的方式进行仿写。这就是思维的训练。

第四,写信代替读后感。这个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求学生给书里最喜爱的人物写封信。这样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引发共鸣,容易知行合一,这也是阅读的最好境界。

第五,表演课本剧。让学生与书中人物共鸣。不过这个难度大,一学期表演一个就很不错。

总之让学生快乐阅读,不带纯粹的任务读。不在为每周的读书笔记而读,不再给学生布置读后感而读。在学生读的时候围绕上面的四个方法来读,减轻负担,轻松阅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