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去年暑假我考过了科二,今年暑假我接着学科三。很多人说科三比科二简单,容易考过去,但那也是他们考过关之后的感言罢了。于我,学什么都不简单,都需要弯下腰认真地去练习。最关键的是,一路走来我要把成长留在路上,把心情留在路上。
遭遇“抛弃”
学科三的第一天,我去办公室找工作人员帮我分教练。事先有人告诉我杨教练教的最棒!而且他那里的学员不多,我于是就说出自己想跟着杨教练的想法。但,当我拿着卡去找教练的时候,他直呼自己的学员太多,不能再来人之类的话,不仅如此,他拿着我的卡径直去了办公室毫不客气地退掉了我。我头一次遭遇这样的状况——竟然被人狠狠地“抛弃”了。无奈,他们只好把我分到宋教练那里,宋教练看看我倒是没有说话,问了我一句“学过科三没有?”,我赶紧点头。
其实,学过也是在去年暑假,现在自己早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不管怎样,宋教练虽然看起来比较严肃,不苟言笑,但毕竟还是收下了我这个“徒弟”。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起在自己的教学中,我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我从未抛弃过任何一个孩子,哪怕他是最淘气,成绩最差,既然愿意来我们班,他们都是带着些许的崇敬和信任,最好的老师从来都不会抛弃这份情谊,不是吗?
匹配才是完美
在练车的过程中,教练不止一次地给我讲档位要和速度匹配的问题。拐弯了,减速到了二十以下,而我的挡位还在三档,这就是低速高档;如果速度到了三十五以上,而我还在用二档行驶,那么我就是高速低档,这在考试中都是被毙掉的直接原因,在车辆行驶中只有档位和速度相匹配,才能更好地维系车的性能,才能最大化地节省油,才是最完美的行驶。
教练的话不多,但很中肯。虽然做到完美速度和档位匹配我还需要练习脑脚手的灵活配合,但是,匹配这个词不管用在哪里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言行要匹配,这样才是榜样;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思行要合一,这样才能站好位置;领导在老师面前也要做到德和位置匹配,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引领向上……
勇敢“向前冲”
我们虽然是在乡村路上练车,但是车辆还是蛮多的,特别是前方有一座桥,上下落差很大。上桥的时候需要加速,而下桥的时候,尽管松了油门,但是坐在车里感觉速度还是飞快,我不免都要踩刹车。教练瞄我一眼说道:“不要动,向前冲!没胆量就不要开车!”是啊!教练坐在我们身边我们还不敢开车,那么,我们拿着证后还敢在路上行走吗?
我想起电影《激战》中的一句话“怕,就会输!”练车不仅仅练的是技术,更是心理,不管接受挑战,不敢勇于突破自我,我们注定会退缩和逃避。生活中的困难也是如此,当我们一横心闯过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自己所有的担心都是自我定义的恐惧,原来这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可战胜。勇敢“向前冲”,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自我魄力。
多为别人着想
下坡的时候,前面有一个减速带,我虽然减速到了二档,但是速度还是有些高,车子“通通”地过去了。教练问我,如果你自己家的老人坐在你的车上,你会如此颠簸吗?那为什么刚才不压低刹车呢?他看看我,又特别强调地说,开车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高兴,更不能觉得车不是自己的就不爱惜。我从心底感到惭愧,和教练相比,我顿时觉得自己矮了很多。就像今天,我看到一辆车停着了马路中间,就责问他们不会停车?教练反问我,你半道上没有熄火的现象吗?为什么只会责怪而不能为别人想想原因呢?
唉!生活中,我自认为自己还可以,但是,在很多事情上我还是做的很不足。比如,很多时候,我都以自己的思想和意愿来要求别人和自己雷同;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我总是要求他这样或那样,我很少想到儿子是否喜欢,是否很累等等。多为别人想,我们才能明白难,多为别人想,我们才能知道不易,才会多出一份理解和关怀,多出一份和谐和快乐。
别给自己找事
在路上开车的时候,我看见前面有一个坑,于是就向右打方向想躲过这个坑,谁知教练一把把我的方向盘打到了左边,吼道:“你没有看到右边的人要开门下车吗?你想出事吗?”我自然不想,但是,明明有车过来,为什么不观察一下就贸然开车门呢?我有责任吗?教练说:“就算不是你的责任,但是出事后,你是不是还要处理事,这样就耽误了很多要干的事,我们耗得起吗?所以,别给自己找事!”
是啊!比如路上那个骑电车的人,他不该走在快车道,这时我如果开车挤过去的话,就极有可能撞倒一起,谁对谁错且不说,这大小也是一个事,心里该有多堵?倒不如让他一让,让他先过去,安全才是根本。我们常说“不争,不抢,礼让三先”不就是不给自己找事嘛!如果人人都拿出这样的心态,我们在马路上行走不就多了些许的安全,不是吗?
不仅仅是技术
虽然在科三的学习中,到目前为止我只学习了五晌,但每一次的学习都给了我不同的启示,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我不再把通过考试看作目标,而是把真正的会开视为基础。很多人拿了驾照,但是却依然不敢上路,因为他们炼出来的只是技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历练和修行。
在拐弯和障碍前,我们要学会退和慢;在遭遇爬坡时,我们要学会加油和不放弃;在下坡时,我们要学会顺势而为,自然而行;在拥挤中,我们要学会等待和静下;在十字路口,我们要学会观望……
我们必须学着从一档起步行走,然后一档一档地添加,没有捷径,不能跳跃前进和投机取巧;退档时,只有离合踩到底,我们可以从五档直接跳到一档。进退之间的差别,与人与生活的道理相同并想通。别人听不到你的语言,但是却可以从转向灯的方向看到你行进的轨迹,所以转向灯一定要拨到底,否则灯就会用不停地闪烁来迷惑别人犯错,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平和,不飚车,不争不愤。
带着美好上路,风景在心中;把心情留在路上,人亦是风景。感谢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