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快乐地走在《识字8》的谚语里,孩子们明眸里洋溢着笑意,有声音响起,提醒我说,小满快到了。
小满,小满,轻声念叨着,脑子里不由想起孙犁先生《铁木前传》里小名叫小满的女孩来,长得极端俊俏,眉眼十分飞动,她的聪明,像春天的薄冰,薄薄的窗纸,一指点就透。
“小满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似陷在回忆里自语,又像在问孩子们。
“放学回家和妈妈一起去电脑上查小满的资料就知道啦!”聊起节气,杨家栋总是显得兴奋,快言快语。
“我好想知道小满有什么样的农谚。”
“我想知道小满有什么诗可以读。”
……
一时间语文课跑了题,话题扯到了小满上来了。
“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田地里看一看,植物、动物和立夏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变化。”叽叽喳喳中,赵昕迪总是显得异常沉静,若有所思。
这样的话语是我最喜欢听到的。我们行走在节气里,读着与某个节气息息相关的童谣或诗歌,不就是想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去观察身边物候的变化,去感受生命的萌发吗?如果仅仅是从电脑、书本上得来的资料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她指的是街道上绿化带旁的三叶草花,一丛丛嫩嫩的绿叶上,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在雨雾中摇曳,显得柔美,惹人爱怜。每日在这条路上往返,却不曾留意这些开得泼泼洒洒的小花,每日匆忙疲惫中,究竟忽略了多少生命丰盈的美和碎碎的感动啊!
携上几株融合着清晨与雨露气息的三叶草花,刚进校门,已经见郭晓彤站在教室后门张望了,手里拿着一株小麦——灌了浆但还未成熟的麦子。
“老师,我和妈妈到麦地里去了,有句农谚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我们就到麦地里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她的声音里充满着兴奋。
“结果怎样呢?”我走近她,问道。
“您捏捏看啊!”我手指轻捏,软绵绵的,富有弹性。真的啊,青壳下的麦粒还在成熟与未熟之间。
我走上讲台,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这灌浆的小麦,剥开一粒粒外衣,不太饱满的青绿的麦粒躺在了我的手里,不由给孩子们讲起自己小时候提着小篮子到麦地里拔白色的风铃草,和翩翩起舞的蝴蝶嬉戏,偷摘未熟透的小麦躲在大树底下搓出麦粒来尝鲜……孩子们不由得听得呆了。
从儿时的回忆里挣扎出来,回到正题:“孩子们,谁还有收获啊?”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麦到小满日夜黄’,‘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杨家栋读起了自己搜集的谚语。
“我知道了小满节气中的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这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麦子开始成熟。”刘孟阳说的清晰流利,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
赵昕迪说:“菜地里的油菜花,有的已经败了,有的都结出了青绿的菜籽,妈妈告诉我,油菜快成熟了。”
杨家豪说:“我家的桃树上已经结出小桃子来了。”
“是吗?什么样的?能吃吗?”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七嘴八舌。
“还不能吃,很小的,像我们玩的玻璃珠子,大些的像鸟蛋,外面还有毛茸茸的小毛呢!”杨家豪一本正经地解释着。
看着孩子们羡慕的眼神,我拿出了自己路上摘下的三叶草花。
“哇!好美啊!”齐声感叹。
“孩子们,我们走在节气里,其实你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用心感受的点点滴滴,才是老师最想听的资料,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活的心。”
(三)
“老师,小满该读什么诗歌呢?我妈妈搜集的那首可长啦,妈妈读给我听,我也很喜欢!”刘孟阳的声音里充满着幸福。
我说:“从小满名字的由来,农谚,还有我们观察到的这些变化,我们知道了,‘小满’这个节气跟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组反映农民生活的古诗。”
首先出示的是李绅的两首《悯农》。
悯农(其一)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二)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不等我开口,孩子们就摇头晃脑背了起来,真是滚瓜烂熟。
“悯就是哀怜,悯农就是同情怜悯农人。古代农人们每天扛着锄头,在大太阳底下辛苦流汗,种出了我们每天三餐的粒粒米饭。我们该怎样读这两首诗呢?”
再读,孩子们投入地品味着农民的酸辛,感觉沉静了很多。
“孩子们,其实现在长久生活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人们,更向往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那份宁静纯朴。”因为自己的喜欢,也希望孩子们会喜欢,范成大的田园诗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啊,老师,我们清明的时候不是也读了他的诗了吗?”立即有孩子喊道。
“就是,就是,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一个人的声音响起,全班随着朗诵了起来。
回到正题,来读这首诗,几遍通读,纠正了字音,划了停顿重音,渐渐地有些入味了。
“你仿佛从这首诗里看到了什么?”我问道。
“我仿佛看到了梅子已经是金黄金黄的了,在立夏的时候,园林雨过熟黄梅,到了小满,黄梅是真的熟透了。”赵昕迪,这个可爱的女孩子,总是有着敏锐的感悟力。
“我仿佛看到了杏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杏子,散发着甜甜的香味呢!”
“我仿佛看到了小麦开着雪白的小花。”
“我仿佛看到了油菜花慢慢地败了,结出了青绿的油菜籽,油菜也快熟了。”
“我仿佛看到了蜻蜓和蝴蝶在麦田里、油菜花地里翩翩起舞。”
“翩翩起舞,好美的一个词语啊!”我感叹。
“是啊,孩子们,夏天来了,梅子黄了,杏子熟了,小麦开花了,油菜结籽了。这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候,也是江南农村比较清闲的时节。中午时分,田野中很少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田间飞来飞去。”教室里寂静无声,我看到有的孩子微闭双眼,陶醉在这美丽的田园风光里了。
这个小满日,我的心,也被快乐和幸福充盈的满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