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课堂提问不是为了得到答案作文

2016-11-03 
马祥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为什么提问?答案只有一个,了解学情。我们想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
 

马祥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为什么提问?答案只有一个,了解学情。我们想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此基础上决定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环节、深度和广度。除此之外,再无别的目的。



那么如何提问才最有效呢,下面我就“八环节”教学的课堂提问做一探讨。



首先是提问的时机,什么时候提问才有效?有些教师在上课伊始,学生还没有进行自学的时候,就开始提问该堂课要讲的内容,这对于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学生而言,肯定是不会有良好的课堂表现的,因此,这样的提问基本是无效的。当然,如果是提问一下上节课学到的知识,了解一下学生掌握的情况,为了和本节课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恰当而合理的衔接与过渡,那么此时这样的提问是可以有的。我们甚至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随机对课堂环节进行调整。如果通过提问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不理想,我们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旧知识,然后再进入该节课的课堂自学环节。



自学之后可不可以有提问?可以有。当然,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自学环节,不是让学生学会什么,而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材,让他们明白他们不会什么。所以,此时的提问,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解答疑惑,更多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存在哪些问题。所以提问的形式不是我们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而是我们让学生提出那些他们不明白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给他们一一解答,而是置而不论,做到心中有数,开始我们的第一次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涵盖之前学生提到的疑难问题,力争将这些问题化解于无形。



讲解完之后适宜让学生进行消化,此时不宜再提问,提问宜在消化之后进行。此时提问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看之前提问题的学生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其二是了解学生是否产生了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了解到学生消化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可以明确我们在“再讲”环节的教学起点和教学重点,可以决定我们的讲解详略,并在此基础上将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其次要注意提问的次数,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提问太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合理的提问次数是两到三次,每次提问不宜超过5个学生。竭力杜绝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另外还有提问的难度和对象问题。要详尽地把握学情,在提问中还必须兼顾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注意把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相应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



不管我们何时提问,如何提问,得到满意的回答并不是我们提问的目的,我们提问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情,以便在此基础上决定我们讲什么,如何讲。



若干年前,一个外国教育考察团在中国上海听了某特级教师的一堂优质课后大发感慨:“这么优秀的学生,对老师的任何提问都有这么完美的回答,这么精彩的展示,简直是天衣无缝,我们想知道的是,这节课有什么必要去上呢,因为老师要讲的东西学生都在其精彩的回答中告诉我们他们都会了,然而老师还要在同一个问题上讲解,所以,这堂课基本上是无效的。”



请记住,提问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情。不是为了得到答案,不是为了显示教师的水平,更不是为了惊醒睡觉的学生,让他出丑和难堪。



2013/10/15

——本文载2013年10月23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