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读《周国平论教育》之一 作文

2016-11-02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读《周国平论教育》之一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周国平一篇文章的题目,也是他关于读书的一个观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读《周国平论教育》之一

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周国平一篇文章的题目,也是他关于读书的一个观点。

他说,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也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不是读者的作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作为作家的资格。

周国平的举例到此戛然而止,如果接着说下去,一定可以这么类推,一个不是读者的教师,他就没有资格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至少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身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看到这么振聋发聩的话,自己忍不住对号入座。我在想,我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吗?我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吗?

周国平说,一个人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成为读者的,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趣味,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先说养成读书的癖好。所谓癖好,应该是对读书的特别爱好,而不是想起来了就就翻几页,那是一时兴起,远远没有成为生活的必需,没有真正感到不可缺少,更别说那种整天只读教参教辅的了。好在,自己还算喜欢读书,基本上能做到每天必读,主动地读,自觉地读,没有时间挤时间也要读,而且能不断地从书中发现快乐。周末带孩子去试戴眼镜,知道一等可能就是一个上午,在来不及回家取书的情况下,我果断走进书店,买了一本朴槿惠的《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带到了眼科医院。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在周围众多家长吵吵嚷嚷的杂乱声中,我读了大半本的书。做饭的时候,等待开锅的间隙,我也会拿一本书,边读便瞅着热气从沸腾的小米粥中升腾。每每遇到一本好书,往往产生欲罢不能之感,于是,放学的时候带回家,上班的时候带到学校,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赏读的瞬间。一日不读书,心中就很有失落感。这样看,第一条勉强符合了。

再说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周国平强调,读书虽然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但是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而且是一个女教师,我读书偏重感性和文学,这也算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但是,我知道这样的选择面有点过于狭窄。好在,我已经认识到了这个缺陷,正在全力弥补之中,另外,自己感觉比较好的一点是,自己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学艺术书方面,对于一些教育教学类的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书近年来也不断涉猎,甚至还看了一些文字稍嫌艰涩的教育经典,有的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缓一缓,过一段时间再去“啃一啃”,也能带给自己不少的惊喜,也算一个不小的进步吧。

最后再说说读书的品位。周国平说,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说来实在令人汗颜,一开始,我读书的时候,嗅觉异常不灵敏,看不出好坏,分不清优劣,而且读书相当盲目,直到现在的某些时候,依然如此。但是,随着阅读经验的不断累积,自己的嗅觉也逐渐灵敏,大体能辨别出好坏,倾心甚至醉心于好书。我觉得一本书,读过之后,要么它能丰富你的精神,要么它能开启你的心智,要么它能净化你的灵魂,具备一点,就是好书。能嗅出这样的书味,大概自己读书的品位也能提高一个层次了。

一一对照下来,自己虽然做得还算不错,但是离周国平说的三条标准仍有不小的距离,什么都不说了,朝着真正的读者的目标努力吧。因为做一个真正的读者,这不应该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景,它更应该是一个教师的真实生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