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书香致远 书香气是读书者身上永远的经典作文

2016-11-02 
“爸爸,再有二三篇,一年级上册《中华经典素读范本》我就要背完了。”儿子翻开书本,边清点课目边兴奋地说。今年,
 

“爸爸,再有二三篇,一年级上册《中华经典素读范本》我就要背完了。”儿子翻开书本,边清点课目边兴奋地说。

今年,陇海中路小学一年级小朋友除人教版语文课本外,每人又多了一本《中华经典素读范本》。让一年级的孩子读经,在该校创办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

儿子上幼儿园时,曾观摩过班里众多小朋友们一起诵读《三字经》、读成语接龙的景致:一个个摇头晃脑,嘴巴张的大大的,神情享受而又专注……

希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能接触诵读到中华经典,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孩子生活中潜移默化产生影响,让理性、厚重、雅致、智慧和力量的光芒在孩子的世界放射出新的光彩。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倘若能把《中华经典素读范本》比成一片硕大的桑叶,那么儿子读书的过程,也像极了蚕宝宝“蚕食”桑叶的过程。

俗语说,一口吃不成胖子 ,读书也如此。正如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因此,饭总要一口一口地吃,书要一点一点地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该是一辈子的事。儿子书读得越多,就越喜欢读,也就读得更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走到哪,玩到哪,学到哪。熊儿河岸、古城墙上、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学校门口的小花园、小区楼下广场、汝州老家……时时处处都留下儿子读书的身影,甚至连儿子去洗浴中心洗澡,也习惯性带上素读范本,在大厅休息时背上那么一小段儿。

有时,儿子也会在百度上搜索素读范文,通过看视频、听课文晚会演唱、跟随名家朗读;有时,班主任曹老师也会在微信群中给大家读课文,彼时儿子也常会如获至宝,尝试跟众老师的语音语调在微信中反复练习……

儿子比较喜欢数学和英语,语文课一开始并不自信。但因为课堂上声音大,加上私下里又有读书预习的习惯,班主任老师嘱咐儿子可以在上课前给小伙伴们领读。

儿子似乎很享受也很珍惜这份“领读”的荣誉。有几次因为课前领读,儿子的嗓子嘶哑了,却仍始终暗哑着嗓子努力地坚持——因为在儿子看来,领读也是受到老师的一种奖赏。

时光挪移,桑叶慢慢由大变小。我想,儿子日有所诵慢慢积累的背后,应该体现一种坚持的力量。

因为对孩子们来说,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学习从来都不会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那些赛跑没有到达终点的人,不仅仅是体力不支,更主要的是缺乏坚强的意志,半途停下脚步,放弃了最后的坚持。

北宋林景熙在其诗集《白石樵唱钞.述怀次柴主薄》中云:“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当代学者、作家曹文轩先生也说过:读书,就是能使你在品格上、气质上得以修炼。天下最美的气质,莫过于书卷气。

“爸爸,我身上有没有书香?”有一天儿子曾仰起小脸这样问我。

“凡是喜欢读书的人都会有书香气,书香气是每一个读书人身上永远的经典。”我对儿子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唯有书香能致远。书香气采自于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对读书人来说,书香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

后记:《史记·秦始皇本纪论》上也说:“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自历史上秦灭六国的故事,使得“蚕食”一词后来一直为史家所沿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