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点点集 & 2016.9.8 微调,让课堂更有效作文

2016-10-29 
2016年9月8日(星期四) 晴微调,让课堂更有效5的乘法口诀是这一册学习内容的第一课,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备课
 

2016年9月8日(星期四) 晴

微调,让课堂更有效

5的乘法口诀是这一册学习内容的第一课,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备课时思考了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乘法口诀学习的起始课?2.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学习?也把这样的问题和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我们想法一致,孩子们在数数时对5个5个的数掌握的比较好,这是学习的基础,能较好的理解口诀。这样编排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这也是孩子已有的经验基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把重点放在口诀的编写上,这样既能强化重点内容,又能让孩子在迁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加学习的兴趣。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课前谈话,发现孩子对5的口诀都会背,如果课堂再按照原有的预设进行:找信息,根据信息编儿歌,然后写算式,编口诀,这样孩子肯定会兴致全无。于是我便对教学预设进行了适当的小调整,提出这样的两个小问题: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还没有学习就会背5的乘法口诀,我想知道大家知道这些口诀是怎么来的?这些口诀中又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小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翻阅课本,从书中寻求答案。经过一番思考、交流之后,孩子们众说纷纭:

“口诀是根据骑独轮车的人编写的”

“是根据上面的黄灯笼编写的”

“是根据几个几编写的”

“是根据算式编写的”

“是根据小棒编写的”

孩子们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把书上的情境和“你说我问”中问题与口诀进行了关联与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学生根据书上的情境信息,理解求3辆小车多少人就是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感知乘法算式与口诀之间的关系。不按照找信息、写算式、编口诀的过程来学习,孩子们反而思考更多,理解更好。

接下来,我让孩子找口诀中的规律,孩子们也能较好的发现相邻两句口诀相差五。根据学生的发现,我又把口诀与算式对照,把口诀进行了分解,让孩子们在分与组的过程中理解:口诀的前半句指的是两个因数,后半句是乘积。比如三五十五,前面的三和五是两个因数,十五是两个因数的成绩,口诀实际上就是把算式用更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方面以后进行计算。

一节课,孩子们兴致勃勃,在观察、思考、交流中快乐的学习着,我想:这得益于对课堂的预设进行了适时的调整,这样学习更能引发孩子探究的兴趣,更能引起孩子的思考,一个在课堂上有问题可探究、有问题可发现的孩子,课堂学习才是精力集中,完全投入的。有时,我们的课前预设或许很精彩,但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微调,这样,我们的课堂学习才会更有效、更深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