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我的手艺”成果展示活动总结
一 精心准备
1.强调要使用卫生、新鲜的原料和调料,餐具消毒。
2.确保学生亲自动手。分析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发现,少数学生支差应付。为确保学生参与实践,提前通知活动事项,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家长签字证明,或拍摄做菜过程。
图为陈乃奇同学在做“鱼香肉丝”:
3.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因活动在下午举行,中午留校的学生可在早上到校时就带来,班级准备微波炉,防止因菜凉而影响口感。
4.强调每道菜要适量,以免浪费。
5.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由师生共同组成“品尝团”。
二 活动过程
1.主持人简述活动意义。
2.学生分四组,小组内品尝。每小组推荐一人加入“品尝团”,推荐2-3道菜参评。
图为小组内品尝:
图为推荐参评的李洋同学的“作品”:
3.做菜人介绍,“品尝团”品尝并评选出“最佳口味奖”、“最佳刀工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介绍奖”若干。
图为杨玉洁同学在介绍自己的“黄金搭档”
创意说明:做菜人介绍时,要给菜取一个雅号(弥补了社会实践调查记录的不足),介绍菜的做法、特点等。
以下是学生给菜起的一些雅号:
凉拌黄瓜——“青波荡漾”(薛振飞)
“花开富贵”(吴绍林)
炒面——“丝丝柔顺”(秦可安)
麻辣豆腐——“辣聚成堆”(姜蕊)
醋溜白菜——“青白人间”(焦阳)
“冰青玉洁”(王趁)
煎鸡蛋——“天包地”(陈彦文)
炒土豆——“金玉满堂”(王凯峰)
酸辣豆芽——“白玉黄金钩”(武思炎)
水果拼盘——“笑口常开”(韩周慧)
西红柿炒鸡蛋——“黄花戏红蝶”(王文雪)
蛋炒饭——“五谷丰登”(袁航)
“大红大火”(刘淑婷)
“黄金红钻”(李心)
4.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5.小组交换品尝。预防汤汁等弄污书本;结束后将余下的菜装好带回;及时清理会场。
6.在“天天成长明白卡”上记录活动感受和收获,参考主题:“做菜的苦与乐”、“我也得奖了”…也可自拟题目。
“成长明白卡”节选:
…“粒粒皆辛苦”。我们班大多数家长都是农民,挣钱不容易…不挑三拣四,听父母的话,为父母省钱。 (潘庆祝)
看上去很简单,真做起来还挺难。妈妈切葱,手离刀那么近,切的速度那么快。我做的时候,害怕切到手,干脆把一只手背到身后,结果,葱总是“飞”来“飞”去。唉,不干不知道,一干知深浅,以后可不能眼高手低呀,学习也是这样。 (李小芳)
今天我的心情愉快极了,我终于认识了自己,虽然我的学习能力不如人,但做菜,我比他们内行多了。(吴荣琪)
看着这一道道令人垂涎三尺的菜,我真是对这帮男生刮目相看。他们比女生更加心细,注意了许多小细节。看来,以后看人的标准得换换喽!(姜蕊)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战胜它…我查了许多菜谱和资料,终于弄明白了味精的作用…我们要勇于尝试,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各个击破…(陈乃奇)
其实生活跟做菜是一样一样的,凡事都是万事开头难…人生亦如做菜,要把握好调料的剂量,以免放多了“口感不好”,放少了“平淡无味”。如果在生活中凡事都把握一个度,那么你可能就会左右逢源、没有烦恼了。 (刘浩楠)
反思:
学生需要丰富的课余生活,同样也需要多彩的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也是学生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和老师,要给孩子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