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读(观)后感 >

     血铸中华魂

2012-08-16 
江西省彭泽县马当杨柳中学九年级(1)班吴立桨读完《奋斗的足迹》,如同翻阅完卷帙浩繁的历史长卷,中国由衰转兴的艰辛过程历历在目,正是这血与火凝成的红色岁月,浇铸

江西省彭泽县马当杨柳中学九年级(1)班   吴立桨

读完《奋斗的足迹》,如同翻阅完卷帙浩繁的历史长卷,中国由衰转兴的艰辛过程历历在目,正是这血与火凝成的红色岁月,浇铸成伟大的亘古不变的“中华之魂”。

一八四零年的一天,一朵盛开在世界文明之巅的奇葩渐趋凋败了。那时中国由于闭关锁国,与世隔绝,许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于是列强侵略纷至沓来,国内军阀割据混战,加上腐败官员穷奢极欲,使国家不得不临遇内忧外患的境地,而人民更是在这几座大山的夹隙间如蝼蚁般艰难求生。面对这满目疮痍的生活和令人发指的剥削蹂躏,谁也没有站起来抗争,因为谁都心知肚明,反抗只会徒劳加深眼前的痛苦,不如委曲求全、明哲保身,更能安稳度日。国民的劣根性由此一览无余。

但是,历史终究不会沿着同一辙痕前进。就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社会里,一星点火种就此埋下,而且它的出现不是为了昙花一现,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

在那个兵荒马乱、人心惶惶的年代里,有一部分人“巧”避了敌人的锋芒,迂回到他们马下,满心欢喜地以一副奴颜婢膝的可爱模样充当他们的“先锋将军”,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好不快活。他们真乃中国之“垢病”。但也有这样一群被迎头痛击所点醒的人,他们义薄云天,心系天下,深悉“位卑不敢忘忧国”,甘愿以一方漆黑无名的坟茔去埋葬过去,迎来新世纪投来的第一缕阳光;他们胸怀信念,满腔热忱,肩上负担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矢志不渝;他们焚膏继晷,深居简出,搦一支纤弱之笔去针砭时事,鞭挞旧恶,斫除腐制,攘除奸邪,将一个古老民族抑不能发的千年余恨烙印在一张孱弱的纸上,挥毫于笔墨之间,却震慑了整个旧中国的黑暗,惊醒了睡在襁褓里的人们……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方志敏……。无数觉醒的人纷纷从腐烂的旧社会的泥潭里挣脱而出,在命运的不归途里集结起来,照亮了茫茫夜空。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诚哉如斯言,他们就是那永不半点佝偻屈曲的中国之脊梁,亦是“中华之魂”。

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亦是无绝无尽,这些人激起了民众的愤慨,民众终于再也不堪忍受任人驱策的生活。当初埋下的火种愈烧愈旺,于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场场伟大变革愈演愈烈,革命的怒潮汹涌澎湃,经过多少磨难,冲破多少关卡,人民终于推翻旧社会,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坟墓里的英灵得到了迟来的慰藉,投敌叛国的罪人背负着心灵的谴责郁郁而终……

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摸索和不懈奋斗,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早已焕然一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中国已经杳如黄鹤,属于人民的时代终于到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虽已作古,但他们建立的丰功伟绩和崇高人格将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曾经的磨难,更不应忘记那些为了中国革命的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当我们沉浸在幸福的时刻时,我们必须以青春的名义秉承先志、薪尽火传,实现祖国的崛起和腾飞,并将永远延续下去,这就是“中华之魂”。

新世纪的未来需要我们,新世纪的未来更属于我们!

 

  标签:建党90周年征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