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经典传奇100例》有感
樟树市中洲中学八(2)班:肖玮琦 指导老师:肖雪华
今天是难得的星期天,尤其难得的是有明媚的阳光做伴。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一杯茶、一本书,在这个清新凉爽的下午,我走进了《红色经典传奇100例》,和它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读了《红色经典传奇100例》,我的内心激动万分。我的脑海里想着红军们为了祖国、为了百姓、为了民族尊严而抛头颅、献热血的场面。他们不怕死亡,而要让祖国安宁、富强。
在这本书里,有英勇奋战在抗日前线的红军战士;不惧危险,潜伏敌营的地下工作者;还有身处炼狱,却积极向上的革命志士……。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个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奋不顾身、挥洒热血的不屈灵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红四军司令部发起了一个“下山挑粮运动”。一九二八年冬日的一天,天刚亮,朱德军长穿着普通军装和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到宁冈市挑粮。那年朱德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大家认为朱德军长白天挑粮,晚上思考作战大计,很辛苦。他们劝朱德军长少挑一点,可朱德军长不听。有一位小战士把朱德军长的扁担藏起来。大家认为朱德军长不用挑粮了,可是朱德军长自己动手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接着挑粮。战士们见了很感动。
在1936年,在日本人占领东北三省五年后,日军又挥师南下,直逼北平,打起了北平保卫战,卢沟桥是当时的军事要地,它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要道。当时驻扎在那儿的二十九军的吉星文团金振中营,只有1400多人,他们担负着巨大的任务----一定要守住卢沟桥和宛平城,红军战士们并没有因为这几乎不可完成任务而害怕,他们每次睡觉前都会喊上一句:“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战斗开始了,在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接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
在7月8日早上,日军主力要求过卢沟桥,卢沟桥上的守军不多,只有金振中的两个排,当时申排长严词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早已准备好战斗的日军突然开枪射机,申排长不幸中弹身亡。申排长的死,激起了战士们的满腔怒火,他们对敌人射出了仇恨的子弹,子弹打完了,他们就抡起大刀,和敌人展开肉搏大战。最后,战士们全部英勇牺牲。
是谁引导人民解放了全中国?是谁让中国这头东方的雄狮重新觉醒?是谁让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它就是—中国共产党。
辰星闪闪,迎来黎明,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铺满荆棘的路上,更需要我们去开拓;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我暗下决心,从现在起,我一定要改掉坏毛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学好每一门科目,以优异的成绩报答革命先烈们的忠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