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好作文还靠修改(二)

2010-07-05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愚公移山,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山。我们的上帝就是学生!能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
编辑推荐:

 

  • 不能让一个同学落下

     
  • 手棒空花盆的孩子

          三、对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探讨

     

            需要说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业等并加上批语。通俗地说,“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批改者较多的是指教师,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还是自主性的修改。学生作文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怎样改才最有效呢?我们看看下面的这种方法:

     

            “互改法”简介

     

            有人说,大作文、小作文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两座大山。愚公移山,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两座山。我们的上帝就是学生!能不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和“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这样的目标要求。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倡导的作文互改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现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作简要介绍。

     

           (1)修改项目的划定

     

            小学生自主性的修改侧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分项计分。

     

            ①格式是否正确。

     

            ②卷面是否整洁。

     

            ③错别字有几个。

     

            ④有几处病句。

     

            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用错。

     

            至于作文结构安排得如何,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主要由教师批改。

     

           (2)操作方法例析

     

            有些项目的修改可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如改错别字一项,可让甲、乙、丙三人轮流修改同一篇作文,甲发现6个错别字,乙如果认为是7个,甲就要写出为什么漏改1个的原因,如果丙改出是8个,那么,甲、乙都要写出漏改的原因。

     

           (3)互改法的可行性

     

            ①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愿意看别人的作文,更愿意给人家挑毛病。

     

            ②每次修改,一人一篇,负担不重,对于修改的人来说,每次改的对象不同,改起来有新鲜感;对于被改的人来说,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换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鲜感。

     

           (4)互批的好处

     

            ①因为自己的作文要给其他同学改,写作时就会格外认真,以尽量避免“出丑”。

     

            ②多次修改的实践,能牢记住作文的几项常规要求,修改别人的作文,既提高了发现错误的能力,也培养了自觉修改的习惯。

     

            ③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可以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对缺点,也能引以为戒。

     

            上面三点归根到底,都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④教师只看一部分学生的批改情况,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教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互改作文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年级,不适合于每个班级,每次作文。即使是搞这项专题实验的班级,也还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在开始阶段,可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写在黑板上,或用毛笔抄写,或用投影出示,在教师指导下,全班集体评改,让学生发现问题,修改遗漏;其余学生的作文可进行略改,加些批注,发给各人,令其自改,在此基础上,再发动大家互改;对部分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常用的还应该是教师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则可以少改多批,适当面批,启发自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无论怎么改,都要兼顾全体学生,使全班学生都受益。教师精改的要让学生通晓这样改的道理;略改的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互改自改的,教师则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和结果的分析。

     

            以上侧重于谈“改”,至于怎么下批语,在内容上,要说明修改理由,点拨自悟思路,指点自改方法;在措词上,要注意口气委婉恳切,多作表扬鼓励。

     

            我们不能期望用一种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彻底解决作文中的种种问题,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头脑中时时绷紧“批改”这根弦,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成效就会越来越显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