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作文解析 《绿》(2)

2010-07-05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之作。小作者抓住翠湖的特征,围绕“绿”这个中心,把翠湖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之作。小作者抓住翠湖的特征,围绕“绿”这个中心,把翠湖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不论是翠湖中玲珑剔透、翠色欲流的浮萍,绿荫掩映着的“仙境”中小巧典雅、古香古色的回廊,水月轩中清澈荷塘里亭亭玉立的碧玉荷叶,还是翠湖上的绿雨,宛如一幅幅幽雅和谐的水彩画,是那样令人陶醉,又使人神往。人们爱用姹紫嫣红、百花争艳来形容美丽的景色,但是文章的小作者却抓住了翠湖碧绿的水,碧绿的草地,碧绿的浮萍,碧绿的树木,突出写了翠湖醉人的“绿”景。作者写绿又不止于绿,写出了绿的内在的含义——生机和活力,而且还表达出了自己的愿望和情怀。再看李文同学写的《美丽的小西湖》。 杭州的西湖名扬天下,美景令中外游客赞不绝口。我们许昌的“小西湖”虽然不能和它相比,却也别有一番自己独特的韵味。一走进小西湖公园的大门,那潭碧水立刻展现在眼前。这是一座人工湖,湖水碧绿清澈,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湖岸上,一排排垂柳弯着腰,把自己柔嫩的“秀发”垂到湖水边,好像在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美貌。一只游船驶过来,“镜子”被打碎了,柳树姑娘美丽的倒影也找不到了。水面上泛起了圈圈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湖心有一个人造的小岛。岛上种着许多树木,郁郁葱葱,翠绿一片。沿着林荫道来到公园中心,这里又是另一幅图画。圆形的水池里,几只栩栩如生的石仙鹤仰着头,张开翅膀,好像正欲飞起来。从仙鹤那长长的嘴巴中,飞出了几股清凉的喷泉水,像节日的礼花那样在半空中开放,然后洒落在水池中,水池中又溅起一朵朵小水花。有些水珠落在翠绿的荷叶上,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在玉盘中滚来滚去。水池两边的花坛里百花争艳,蜂飞蝶舞,散发出一阵阵醉人的芳香。草坪上,雪松挺拔,榕树和石榴树的花儿开得正艳,远远看去,那石榴花像一团团火焰。游人们纷纷在这里留下倩影。水池后边是一座高高的楼阁,四角飞檐高翘,给人以古香古色的感觉。公园的后边是动物园。瞧,这里的动物还真不少呢!不但有猴子、孔雀、狗熊、骆驼、梅花鹿,还有东北虎呢!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观看动物,并不停地向大人提出问题。动物园的东边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山上那一片片茂密的树林给它披上了绿色的外衣。阳光被大树那苍翠的绿荫挡住了,从树上还不时地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使人感到格外的宁静和凉爽。我登上小山,看见有不少游人坐在树下休息,还有些勤奋好学的人找个僻静的地方在刻苦攻读。小山的最高处有一个凉亭,四根粗大的红柱子支撑着亭顶四角,亭内顶端,绘有一幅幅逼真有趣的《西游记》故事彩画。谁能说我们的小西湖不美呢?我爱美丽的小西湖! 这篇作文写了三处景物:一是前边的湖,二是中间的水池,三是后边的动物园和小山。这三处景物都有一些精彩妙笔。像写湖,开始是“湖水碧绿清澈,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柳树姑娘在弯腰“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美貌”,写出了湖的静态美。接着,“一只游船驶过来,‘镜子’被打碎了,柳树姑娘美丽的倒影也找不到了。水面上泛起了圈圈涟漪……”又写出了湖的动态美。一静一动,这变化中的美,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写出来的。再如写水池,从石仙鹤的嘴巴中飞出的喷泉水,“像节日的礼花那样在半空中开放”,然后洒落下来。对洒落下来的两种情况,小作者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有些水珠落在水面上,“水池中又溅起一朵朵小水花”;有些水珠落在翠绿的荷叶上,“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在玉盘中滚来滚去”。最后写小山也很具体,突出了宁静和凉爽的特点。许昌的小西湖虽然不及杭州西湖名扬天下,但读了小作者的文章,我们也觉得小西湖很美,值得一游。其次,记叙要有顺序。描写景物,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变换,先选准一个立脚点(或叫观察点),或由远而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外到里,或从里到外;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线路”清楚,让读者看了文章,就如同跟着熟悉的“向导”亲临其境一样。例如,周宗宇小朋友写的《游乐山》,这篇游记的写法是随着小作者游踪的移动,记叙沿途所见到的风景名胜。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尤山。乌尤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这样赞道:“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乌尤寺,乌尤寺坐落在乌尤山顶,门楣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谨严,庄重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个魁梧高大,神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栈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口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背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1100多年了,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尤。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我们沿着婉蜒的九曲栈道去东坡楼,途中还看见了神奇的“一碗水”。这碗水清澈透明,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据说“一碗水”从古到今,经历了风吹日晒,而这碗水还是一滴不少,所以人们称它是“神水”。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已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光辉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等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长大以后,一定要把家乡、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本文一开始就交代了“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这就决定了不是一个观察点,而是随游踪所至而变化。写风景,必须按游踪顺序来写,不能时而说东,时而道西。否则,就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本文层次清楚地介绍了乐山旅游线上的几个风景区:乌尤山、乌尤寺、凌云山、“东坡楼”、“一碗水”等。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在介绍乐山胜景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详有略,写乌尤山和凌云山的全貌,用古诗加以概括;写天王殿的四大天王塑像则描述其神态;特别是介绍乐山大佛,不但写它的建设风格、地理位置、形状风采,还用具体数字写出其身长与鼻长,“脚背可坐百余人”,真实又有趣,乐山大佛之“大”,不言而喻,令人神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