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指导 >

2013年河南省公务员《申论》--乡村旅游发展(1)

2013-06-13 

  国内乡村旅游形式目前以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区为主,大部分项目前存在同质化、城市化、粗放化现象,日渐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市场呼唤自然和具有更高品质的乡村旅游新形态,各地政府也在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选择途径和模式的首要因素,战略主要是由政府制定并加以落实。站在政府角度,应从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管理体系、培训与引导四个方面入手。

  在资源保护中,生态是第一位的,主要包括大气、水、污染物等方面。环境容量作为影响环境品质和旅游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在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文化资源、老房子、民俗甚至具有特殊意义的老人等,都是应当加以保护的对象。

  产品开发除引导发展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类型外,应重点支持品牌打造和特色打造,形成差异化。

  管理体系包括政府、协会以及合作社等自发组织,社会非盈利组织在管理体系中也有一定作用。同时,资金、政策、规划、审批是管理体系中主要的执行落实手段。准入制度和质量体系标准是组织和执行的基础。

  培训与引导主要针对参与乡村旅游服务的农民和其他服务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传递市场信息,同时针对各类投资者的培训与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具体描述为:

  重视生态保护与恢复;能够展示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能够与城市有机互动;城市生活品质与原生态环境保留互相促进;知名旅游区与当地社区并存共享;农业以现代服务业概念重新演绎;休闲养生旅游与种植养殖产生直接经济联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