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基础指导 >

国家公务员2014年《行测》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2)

2013-05-20 
国家公务员2014年《行测》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读书人网(www.reader8.net)编辑最新整理提供相关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更多更全更新的教育考试类相关资料在这里,时刻关注我们,祝您成功!

  三、封建社会曲折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196年至393年)

  魏晋南北朝在经济上,新经济区的开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是汉族与南北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再次是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农学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各族劳动人民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技术。炼钢方面有"杂炼生鍒法"和"灌钢法"的发明,把冶炼技术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四、封建社会走向繁盛的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至960年)

  隋唐五代的380 年是中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并达到繁荣昌盛的时期,亦即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期。

  第一,社会制度先进;

  第二,生产发展水平高;

  第三,长期统一;

  第四,文化繁荣发达。

  五、宋辽夏金元时期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公元960年至1368年)

  北宋时由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六、封建社会高度成熟和在世界范围由盛转衰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公元1368 年至 1840 年)

  公元 1368 年至 1840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按其历史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明前期:14 世纪 60 年代至 15 世纪 30 年代,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领先地位。

  明中后期:15 世纪 40 年代至 17 世纪 20 年代,一条鞭法的实施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江南等地工商业市镇勃兴,局部先进地区的个别手工业生产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明末清初:17 世纪 20 年代至 60 年代,李自成农民军****明皇朝统治,是明末社会危机加剧的必然结局。

  清前期:17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 40 年代,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清统治者,进一步强化****集权体制。空前严厉的文化****统治,使政治层面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因素难以发育。晚明以降传教士来华带来的"西学东渐",一度传入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阶段。明中后期城镇经济发达、市民工商阶层壮大、手工工场作坊中的生产关系和劳动组合,文学繁荣,意识形态相对活跃,兴起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思潮。

更多推荐: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行测》真题及答案汇总

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汇总

宁夏公务员笔试《行测》《申论》真题答案汇总

河北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湖北省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

读书人网www.reaDer8.cn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gongwuyuan/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