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经济师资格 > 复习指导 >

1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基础讲义及例题解析第二十二章(2)

2013-05-06 
读书人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1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基础讲义及例题解析,希望对大家的考试能带来帮助!


  三、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一星)

  (一)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农产量抽样调查常用)、报告法(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采用)、采访法、登记法(我国人口出生和死亡的统计以及流动人口的统计采用)、电话访问法、网络调查法、试验设计法等

  (二)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

  (2)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

  (3)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对不完整的历史数据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设法进行适当的补充,存在问题的,及时剔除及纠正;

  (4)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例题-单】(2005)从使用者角度看,从( )中取得的统计数据是第二手统计数据。

  A.经济普查

  B.农产量抽样调查

  C.《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D.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统计报表

  【答案】C

  【解析】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选项C是公开出版物,所以正确。

  【例题-多】(2007)使用第二手统计数据,必须注意( )。

  A.引用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B.要评估第二手统计数据的可用价值

  C.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

  D.对不完整的历史数据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设法进行适当的补充

  E.不能纠正存在问题的历史数据

  【答案】ABCD

  【解析】对不完整的历史数据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设法进行适当的补充,存在问题的,及时剔除及纠正,选项E说法有误。


  四、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统计数据的误差及误差的来源(三星)


类型定义原因特征
登记性误差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调查者造成1.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
2.抄录错误
3.汇总错误
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被调查者造成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
代表性误差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
3.样本容量不足等。
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例题-多】(2008)代表性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B.有意虚报、瞒报

  C.抄录错误

  D.样本容量不足

  E.样本结构与总体存在差异

  【答案】ADE

  【解析】选项BC属于登记性误差产生的原因。

  【例题-多】(2010)统计数据的登记性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

  B.抄录错误

  C.样本容量不足

  D.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E.汇总错误

  【答案】ABE

  【解析】选项CD属于代表性误差产生的原因。

  【例题-多】(2011)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抽样调查中不存在代表性误差

  B.抽样调查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C.抽样调查适应面广

  D.抽样调查时效性差

  E.抽样调查通常从总体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答案】BC

  【解析】抽样调查中存在代表性误差,选项A说法错误。抽样调查时效性比较强,选项D说法错误。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如果是从总体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那就是重点调查,不是抽样调查,选项E说法错误。

  (二)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一星)

  质量评价标准:

  (1)精度: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

  (2)准确性: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3)关联性

  (4)及时性

  (5)一致性

  (6)最低成本

编者推荐:

2013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章节复习汇总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201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更多经济师资格考试信息关注读书人网(http://www.reader8.net/)

   经济师资格频道(http://www.reader8.net/exam/jjs/)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