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基础理论考试指导:预防——既病防变(1)

2013-05-05 
预防——既病防变

  (一)既病防变的概念

  所谓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二)既病防变的方法

  1.早期诊断:“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医学源流论·防微论》)。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所以比较易治。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人里,病情加重,正气受到严重耗损,以至病情危重。因此既病之后,就要争取时间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整体,防微杜渐,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所谓“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医学心悟》)。如头目眩晕,拇指和次指麻木,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为中风预兆,必须重视防治,以免酿成大患。

  2.防止传变:传变,亦称传化,是指脏腑组织病变的转移变化。“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医学源流论·表里上下论》)。

  中医学关于疾病传变的理论是研究疾病发展的机转、趋向和转归的一种理论,不仅关系到临床治疗,而且对于早期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推测疾病的预后,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只有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地治疗,才能防止疾病的传变。具体的传变规律,如外感热病的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内伤杂病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传变,以及经络传变、表里传变等。我们能够认识和掌握疾病的传变途径及其规律,就及时而适当地作出防治措施,从而制止疾病的发展或恶化。

  如伤寒,是一类以感受风寒之邪为主的外感热病。其邪始自皮毛肌腠而人,其“循经传”的一般规律是由太阳而阳明,而少阳,而太阴,而少阴,而厥阴。此外尚有“越经传”、“表里传”、“随经人腑”等传变形式。虽形式不一,但多始于太阳,因误治而造成传变者亦以太阳病阶段为最多。因而,伤寒的早治必须把握住太阳病这一关键。“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临床基本特征,太阳表证每以发散外邪为主要治法。太阳病阶段的正确而有效的治疗,是截断伤寒病势发展的最好措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