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药师 > 中药师 >

201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点记忆——收敛药(5)(1)

2013-05-01 

  乌贼骨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软件动物乌贼科乌贼鱼的骨状内壳。

  【性味与归经】咸,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

  【临床应用】1.用于崩漏下血,创伤出血等症。

  乌贼骨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对崩漏下血,可与茜草合用;如体虚的常和黄耆、白朮、党参、阿胶、熟地等同用。对外伤出血,可用乌贼骨粉搽敷,也有止血的功效。

  2.用于遗精及妇女赤白带下等症。

  乌贼骨长于收敛,故能涩精、止带,常合山茱萸、沙苑子、菟丝子等用于遗精;合白芷、牡蛎等用于带下。

  3.用于胃脘疼痛、泛吐酸水等症。

  乌贼骨功能收敛止血,且能中和胃酸,以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泛吐酸水,或溃疡病出血,常合象贝、甘草研末同用。

  4.用于疮疡、湿疹、溃疡久不愈合等症。

  乌贼骨外用又能收湿生肌,可与黄连、黄柏、青焦等研末外敷,以疗疮疡湿疹。

  【处方用名】炙乌贼骨、海螵蛸(用麸皮炒至微黄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外用适量。

  【按语】乌贼骨又名海螵蛸,它与桑螵蛸虽同称为螵蛸,且都有收涩作用,但海螵蛸具有止血、制酸的特长,也能固精止带,然无补益作用;而桑螵蛸则以固精缩尿为特长,具有益肾的功效。乌贼骨功专收涩,多服久服,常有引起大便秘结的现象。

  【方剂举例】固冲汤《衷中参西录》:乌贼骨、茜草、棕炭,五倍子,龙骨、牡蛎、萸肉,白朮,黄耆,杭芍。治血崩。

  【文献摘录】《本经》:「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

  《别录》:「止疮多脓汁不燥。」

  《大明本草》:「疗血崩。」

  碎米荞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荞的全草。

  【性味】甘,温。

  【功效】收涩止带,止痢。

  【临床应用】用于妇女白带多,以及痢疾等症。

  本品具有收涩作用。临床上配合淮山药、炒白朮、芡实等药,可治疗妇女体虚白带多;也可用以治疗慢性痢疾。

  【处方用名】碎米荞、白带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鸡冠花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的花序。

  【性味与归经】甘,凉。入肝、大肠经。

  【功效】止血,止泻,止带。

  【临床应用】1.用于便血,痔血,崩漏等症。

  鸡冠花为收敛止血的药物,配生槐花、生地榆,可治便血;配防风炭,可治痔血;配万年青根、土牛膝,可治疗崩漏。

  2.用于白带,痢疾等症。

  本品有止带、涩肠功效。配白槿花,乌贼骨、白朮、茯苓等,可治疗白带;配椿根皮等,可治疗久痢。

  【处方用名】鸡冠花(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崩漏验方《草药处方选集》:鸡冠花、万年青根、土牛膝治血崩。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

  浮小麦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瘪轻浮末成熟颖果或带桴的颖果。

  【性味与归经】甘,凉。入心经。

  【功效】止汗。

  【临床应用】用于体虚多汗。

  浮小麦专敛虚汗,不论自汗、盗汗均可应用,常配合黄耆、麻黄根、白朮,或五味子、牡蛎等同用。

  【处方用名】浮小麦(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牡蛎散《和剂局方》:牡蛎、浮小麦,麻黄根、黄耆。治虚汗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本草备要》:「止虚汗盗汗,劳热骨蒸。」

  糯稻根(附:糯稻草)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

  【性味】甘,平。

  【功效】止汗。

  【临床应用】用于虚汗、盗汗。

  本品有止汗的功能。临床上常与瘪桃干、红枣等配合,用以治疗虚汗、盗汗的症候。

  近年来,有以糯稻根配红枣,或加摈榔,治疗丝虫病;又可配合石见穿等水煎,加白糖饮服,治疗传染性肝炎。

  【处方用名】糯稻根、糯稻根须(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糯稻草:即糯稻的茎叶。可治疗传染性肝炎,亦可作为预防用。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

  麻黄根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经。

  【功效】止汗。

  【临床应用】用于自汗,盗汗。

  本品专用于止汗,无论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均可应用,常与黄耆、浮小麦、当归、牡蛎等配合应用。也可研末外扑以止汗。

  【处方用名】麻黄根(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止汗方《肘后方》:麻黄根、龙骨、牡蛎。外治大病愈后,多虚汗,及眠中流汗。

  【文献摘录】《别录》:「止汗,夏月杂粉扑之。」

  《本草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