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经加工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应用】1.用于久咳不止。
乌梅敛肺而止咳,对于久咳不止,痰液稀少等症,可与罂粟壳、半夏、杏仁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久泻久痢。
乌梅又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泻痢日久不止,常与肉豆蔻、诃子、苍朮、茯苓等配伍。
3.用于虚热口渴。
乌梅能生津止渴,可治气阴两虚的烦热口渴及暑热烦渴,可与天花粉、葛根、麦冬、人参、黄耆等药同用。
4.用于蛔虫为患所致的呕吐腹痛等症。
乌梅味酸,蛔得酸则伏,故能和胃安蛔,常与黄连、黄柏、干姜,细辛、花椒、附子等配伍,治蛔厥腹痛。
本品外用,又可用于牙关紧闭,以乌梅肉擦之;用于外疡弩肉,以乌梅炭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乌梅、大乌梅(带核用)。乌梅肉(去核用,用量宜小)。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干姜、附子、蜀椒、桂枝、细辛、人参、当归。治蛔厥腹痛。
【文献摘录】《本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大明本草》:「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蛔厥吐利。」
《本经逢原》:「乌梅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安蛔。」
莲子(附:石莲子、莲须、荷花莲房)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脾、肾、心经。
【功效】养心安神,益肾固涩,健脾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心悸,虚烦失眠等症。
莲子能养心宁神,常配合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用于心悸,失眠等症。
2.用于肾虚遗精,崩漏,带下等症。
莲子益肾,且有固涩作用,对下元虚损的遗精、崩带等症,常配合沙苑蒺藜、菟丝子、芡实、山药、牡蛎等同用。
3.用于脾虚久泻。
莲子能健脾而固肠,用治脾虚久泻,常配合白朮、茯苓、淮山药等同用。
【处方用名】湘莲肉、建莲肉、莲子肉(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1.石莲子:又叫甜石莲。为成熟莲子在莲蓬将裂开时采集者(莲子去果皮、石莲子不去果皮),或修整池塘时捡取落入淤泥中的莲实。性味苦寒,功能除湿热,开胃进食。适用于噤口痢、久痢、久泻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市售另有一种名为苦石莲者,为豆科植物喙荚云实(南蛇勒)的种子,味极苦辛,应予区别。
2.莲须:又叫莲蕊须。为荷花的花蕊。性味甘平。功能清心固肾,涩精,止血。适用于肾虚滑精、遗精、尿频、遗尿,以及吐血、崩漏等症。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荷花:为莲的花瓣。性味苦甘温。可捣烂外敷,治天泡湿疮。
4.莲房:又叫莲蓬壳。为莲的成熟花托。性味苦涩温。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妇女崩漏、尿血等症。外用烧存性,研末,可涂治天泡疮。近来也有用本品煎服用治子宫颈癌者。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清心莲子饮《和剂局方》:石莲子、人参、茯苓,黄耆、甘草、麦冬、黄芩、地骨皮,车前子。治气阴不足,遗精,淋浊,消渴,以及妇人血崩、带下等症。
【文献摘录】《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食疗本草》:「主五藏不足,伤中,益十二经脉血气。」
《本草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