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包括四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1-16题共用题干)
2006年3月,王某在一次抢劫过程中,因行人报案,被市公安局侦查人员当场抓获。从侦查阶段到审判阶段,王某对指控的抢劫罪一直予以否认。2006年6月15日,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并认为王某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遂直接决定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2006年6月20日,法院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发现王某的行为应当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遂决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本案。
11.本案中的哪些因素影响简易程序的适用?( )
A.法院的级别
B.被告人的态蘑
C.应判决的刑罚
D.检察院的态度
12.2006年6月20日,本案依法转为普通一审程序审理,则关于合议庭的组成,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由审判员5人组成
B.由审判员2人和陪审员1人组成,由陪审员作为审判长
C.由审判员1人和陪审员2人组成,由审判员作为审判长
D.由助理审判员2人和陪审员1人组成,由助理审判员作为审判长
13.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采用普通一审程序审理本案后,下列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
A.检察院建议补充侦查,合议庭未许可
B.合议庭为核实证据,对犯罪现场重新进行了勘验、检查
C.合议庭主动向检察院调取有关王某立功的证据
D.在王某的最后陈述多次重复其悔罪心理后,合议庭予以制止
14.公诉人在法庭审理中传唤下列证人出庭接受询问,其中公诉人的发问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证人甲某,案发时你是否看到王某正在实施抢劫活动?"
B."证人乙某,你是否听说过被告人王某游手好闲、负债累累?"
C."证人丙某,你是否是被告人主某包养的情妇?"
D."证人丁某,被告人王某与你在现场目击的作案人是否为同一人?"
15.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王某的妻子在法庭上寻衅滋事,致使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指令法警将其强行带出法庭
B.由合议庭直接决定对其处以7日拘留
C.由合议庭决定报院长批准后处以10日拘留
D.由合议庭决定报院长批准后处以1500元罚款
16.关于本案的宣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本案应当在2006年7月15日之前宣判
B.本案应当在2006年7月20日之前宣判
C.当庭宣告判决的,判决书应当立即送达
D.定期宣告判决的,判决书应当在5日内送达
正确答案:11.ABCD;12.CD;13.BD;14.D;15.AC;16.B 解题思路: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7条以及《刑诉解释》第217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不应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只有基层人民法院才能适用简易程序,故A项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本题中以下简称《意见》)第2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诉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①比较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②被告人、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③被告人系盲、聋、哑人的;④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形被告人否认犯罪的公诉案件,应当适用普通程序故B项正确《意见》第10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将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重新审理:①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②被告人应当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③被告人当庭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④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⑤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形故C项正确《意见》第4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没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征求人民检察院与被告人、辩护人的意见人民检察院同意并移送全案卷宗和证据材料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故D项正确2.《刑事诉讼法》第147条第1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故A项错误根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相关规定,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故B项错误,C项正确《刑诉解释》第111条规定,合议庭的审判长由审判员担任,在审判员不能参加合议庭的情况下,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出,经审判委员会通过,可以临时代行审判员职务,并可以担任审判长,故D项正确3.《刑诉解释》第157条规定,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的,合议庭应当同意但是建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故A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故B项正确根据《六机关规定》第41条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辩护人、被告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收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故C项错误根据《刑诉解释》第167条的规定,如果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多次重复自己的意见,.审判长可以制止;如果陈述内容是藐视法庭、公诉人,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与本案无关的,应当制止;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也应当制止故D项正确4.根据《刑诉解释》第146条的相关规定,询问证人应当遵循以下规则:①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的事实相关;②不得以诱导方式提问;③不得威胁证人;④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前款规定也适用于对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鉴定人的讯问、发问或者询问A项属于诱导发问,B项内容与案件无关,C项有损证人尊严,均不应入选5.《刑诉解释》第184条第1款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合议庭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①对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较轻的,应当当庭警告制止并进行训诫;②对于不听警告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强行带出法庭;③对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经报请院长批准后,对行为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④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8条第1款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刑诉解释》第230条规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应当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之日起计算故A项错误,B项正确《刑诉解释》第182条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宣布判决结果,并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定期宣告判决的,合议庭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辩护人和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单位的,应当送达被告人注册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故CD两项混淆了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的送达时间,都是错误的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包括四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7.在某案件的法庭审理中,旁听的被害人亲属甲对辩护律师的辩护发言多次表示不满,并站起来指责律师,经审判长多次警告制止无效。法院对甲可以做下列何种处理?( )
A.由审判长责令甲具结悔过
B.由审判长决定将甲强行带出法庭
C.甲经法院院长批准对甲处以500元罚款
D.经法院院长批准对甲处以20日拘留
正确答案:BC 解题思路:根据《刑诉解释》第184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合议庭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对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较轻的,应当当庭警告制止并进行训诫;(2)对于不听警告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强行带出法庭;(3)对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经报请院长批准后,对行为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4)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选项不属于合议庭可采取的措施,D项拘留期限超出授权范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
18.法庭审理活动结束后,下列哪些人员应当在法庭审判活动笔录上签名?( )
A.参与本案审判的陪审员甲
B.参与本案审判的审判人员乙
C.主持本案审判的审判长丙
D.本案书记员丁
正确答案:CD 解题思路:《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据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