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注会考试 > 复习指导 >

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知识(3)

2013-04-08 

    六、会计账户

  (一)设置账户的意义

  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一种手段。

  设置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了分类,但是会计科目的内容会有增加、减少等的变化,为了反映这种变化,就要设置会计账户。

  (二)账户的格式

  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三)账户的分类

  账户一般可以按照两条标准分类:

  1.按照会计要素分类

  (1)反映资产的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发出产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2)反映负债的账户,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短期借款”、“应交税金”、“应付利息”等。

  (3)反映所有者权益的账户,如“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4)反映损益的账户,如“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5)反映成本费用的账户,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可以看出,上述账户分类完全等同于会计科目的名称。

  2.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1)总分类账户。基本上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明细核算指标的账户。

  七、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二)操作规程

  1.账户的登账规则

  2.操作步骤

  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账户;

  (2)确定涉及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哪个(或哪些)账户记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记贷方;

  (4)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

  八、会计核算程序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将各种账簿进行核对。

  7.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