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护士 > 初级护师 >

初级护师护理生理学辅导——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2)

2013-04-04 
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

  (四)黄体
  黄体(corpus Luteum)的形成和功能的维持均受到LH的调节。排卵前LH分泌高峰加快了颗粒细胞的黄体化过程; 此后,较低水平LH可刺激黄体分泌大量的P4,此外,血管向黄体延伸也保证运输LH及合成P4的原料。若妊娠未能发生,在黄体期末期LH的下降不能被胎盘分泌的人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替代,黄体将在排卵后第8-9天开始退化,内分泌功能在第14天完全终止,性甾体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消失,使得下一个卵泡期开始,FSH水平上升。

  卵泡发育的激素调节:

  1.FSH刺激一组初级卵泡中颗粒细胞增生及E2分泌;

  2.颗粒细胞产生的E2可促进自身FSH和E2受体的增加,这种自我驱动作用放大了这两种激素的效应;

  3.FSH也可增加颗粒细胞LH受体的数量;

  月经周期中机体功能的改变4.LH促进膜细胞的增生及睾酮的产生,后者扩散至颗粒细胞在芳香化酶作用下生成E2,此外,LH也可促进颗粒细胞P4的分泌;

  5.由于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协同作用,优势卵泡分泌大量的E2;

  6.高水平的E2在P4的协同下,对腺垂体和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导致排卵前LH和FSH高峰的出现。

  (五)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在卵巢分泌的P4和E2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下,子宫内膜也相应产生周期性的改变,因为子宫内膜是卵巢甾体激素最敏感的靶组织。

  在月经周期开始时,子宫内膜菲薄,腺体稀少,腺泡腔狭窄,偶见细胞有丝分裂。月经出血停止后,血中E2含量逐渐升高,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厚度可增加3~5倍;腺体细胞和基质细胞有丝分裂增加,腺体加长并出现弯曲, 供应子宫内膜的子宫螺旋动脉增生。构成子宫内膜增生期的特征性表现。卵巢排卵后,血中P4水平的升高极大地促进了子宫内膜变化。

  产生了分泌期的特征:子宫内膜腺体更加弯曲,糖原含量增加;随着黄体期进展,腺泡细胞内含有糖原的囊泡从基底移向腔面,腺体分泌物显著增加; 基质出现水肿,螺旋动脉进一步增生并出现弯曲。 这些变化使子宫内膜能够接收受精卵的着床。若妊娠未发生,黄体退化导致血中P4和E2水平急速下降, 引起螺旋动脉痉挛性收缩, 造成子宫内膜缺血坏死及脱落,形成月经出血,称为月经期(见图)。由于经血含有大量的纤溶酶原及组织激活物,所以一般不凝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