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自我暗示,克服焦虑心理
在面试前,面试者习惯于向周围人诉说自己的考前感受。这些话通常是讲给别人听的,然而,无意中却在暗示着自己。面试焦虑者的倾诉常常是消极的,他习惯对别人讲“我可能通不过面试”“我缺乏应变能力,我恐怕难以对付面试中的应变题”“我表达能力不够好”等。这些消极的暗示会破坏良好的心境,分散注意力,降低面试者自己的信心,继而会把面试者引入胡思乱想之中,致使面试者无法在面试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其面试结果则会不幸被自己的消极暗示所言中。相反,假如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面试者就会充满自信,心境悠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在面试中积极地表现自我,而其面试结果也会常常被自己的积极暗示所言中。
如果你常常说“我不行”、“我口齿不清”、“我形象不佳”,渐渐地,你自己便会真的相信自己果真不行,果真口齿不清,果真形象不佳了。因此,面试者必须习惯于多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学会积极暗示。当然,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是盲目乐观,脱离自我现实,以空幻美妙的想象来替代现实,而是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并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人天然地有着自我接纳的倾向,如果面试者学会通过适度的积极的暗示接纳自我,那么,面试前的焦虑必然会减轻。
(四)心理自测,扬长避短
通过合理的心理自测,面试者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心理,通过自测结果与自己的对比,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自己心理上不符合面试要求却又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因素,可以适当地回避,做到扬长避短。考生可以通过下文所附的自测题进行自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