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中医医师 >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点——泻下药(二)(2)

2013-03-23 
泻下药

  蜂蜜

  【药用】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酿成的糖类物质。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脾、大肠经。

  【功效】滑肠通便,补肺润中,缓急,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肠燥便秘。

  本品甘而滋润,能滑利大肠,内服能使大肠通畅。对肠燥便秘,体虚而不宜用攻下药者,甚为适宜。

  2.用于肺燥干咳,肺虚久咳,喉干口燥等症。

  本品有润肺滋养作用,故对干咳、久咳等症,在使用化痰止咳药如枇杷叶、款冬花、紫菀、百部等时,常用本品拌炒(即蜜炙);又如治虚劳干咳、咯血的琼玉膏,即用本品与鲜生地、茯苓、人参配制而成。又因它能滋补脾胃,故滋补丸药用蜜丸者甚多,不仅取其矫味及黏性,同时还取它的缓和药性与补养作用。

  此外,本品还可以用解乌头毒。

  【处方用名】蜂蜜、白蜜、炼蜜(即经过熬制,在做丸药时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用开水冲服。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作用峻猛,能引起强烈腹泻,而使大量水分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消除肿胀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结聚、喘满壅实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

  本节药物非但药性峻猛,且多具有毒性,故对炮制、配伍、剂量、运用方法及禁忌等,都必须注意。

  牵牛子

  【药用】本品为旋花科植物牵牛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功效】泻水消肿,袪痰逐饮,杀虫攻积。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脚气等症。

  牵牛子泻下之力颇强,又能通利小便,可使水湿从二便排出而消水肿。如治水肿喘满、二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桑白皮、木通、白朮、陈皮等同用;如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

  2.用于痰壅气滞、咳逆喘满。

  牵牛子苦泄泻下而能袪痰逐饮,痰饮去则气机得畅,喘满得平,常与葶苈子、杏仁等配合应用。

  3.用于虫积腹痛。

  牵牛子既能驱杀肠寄生虫,并有泻下作用,使虫体得以排除,常配伍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处方用名】牵牛子、黑丑(均配黑牵牛子,打碎用)、白牵牛、白丑(配白牵牛子、打碎用)、二丑、黑白丑(配黑、白丑各半。目前上海地区配方已于简化,黑、白丑不分,两者混合,打碎用)

  【按语】牵牛子为峻下的药品,少用则通大便,多用则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肿胀、二便不利及宿食积滞、大便秘结等症。至于用治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则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属脾弱胃呆、气虚腹胀者,当以健脾补中为要,不宜用本品攻泻消积,克伐胃气。

  【一般用量与用法】牵牛散《普济方》:牵牛子、木通、白朮、桑根白皮、木香、肉桂、陈皮。治水气肢体浮肿、大小便涩,上气喘促。

  牵牛散《沉氏尊生》:牵牛子、大黄、槟榔、雄黄。治虫积。

  甘遂

  【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痫等症。

  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有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配合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能逐饮袪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

  2.外用于湿热肿毒之症。

  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时,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

  【处方用名】甘遂、煨甘遂(系煨熟后应用。现上海地区将本品与豆腐同煮后,去豆腐,晒干用。

  生甘遂(生用,只作外用,不宜内服)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本品药性峻烈,非气壮邪实者禁用。

  【方剂举例】控涎丹《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治停饮胸膈,胁背彻痛。

  甘遂通结汤《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甘遂、桃仁、生牛膝、木香、川朴、大黄。治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