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高中起点 >

2013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地理复习五(2)

2013-03-12 

  5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调蓄作用。

  56.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所作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57.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莲(水湿环境)、骆驼刺(干旱环境)、铁芒箕(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旗形树冠(风向)、矮牵牛(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

  58.植被的环境效益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农田、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59.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60.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主导分异因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由于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点)。


热点排行